梵语 deva-dāru。又作樒、木蜜、木榓、密香、没香。俗称梻。属沉香类。学名Pinusdevadāru,或Avaria longifolia,或Erythrosylon sideroxyloides。其树高三公尺余,皮青白色,叶似槐而长,略..

烛台

置放蜡烛之台座。三具足之一,五具足之一。为与香炉、花瓶等并置于佛前之供具。盖印度有于佛前献灯明之举,故设灯台而献油火;及至有蜡烛,始设烛台。多系金属制成,有各种形状。(参阅“三具足..

梵语 pratilambha。“得”之一种。为“不获”之对称。谓得未曾得者,或得曾得而已失者。此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二之说。如凡夫得未曾得之见道初无漏,或再得曾得而复失之有漏定,..

环中虚白

环中,空虚之义;虚白,纯白之心。指超越善恶、是非、有无、迷悟等绝对之境地。又用以形容打坐之境地。 p6450

环境

指人类生活主体之外在活动空间。佛教典籍中,多称为境(梵visaya, gocara)或境界,通常有五境、六境之别。唯识宗有“三类境”之说,就识与境之关系而言,唯识宗主张“唯识无境”、“境识俱泯”..

梵语dhyāna,巴利语 jhāna。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

禅人

专修禅定之人。又称禅者。兴禅护国论卷上(大八○·七上):“此宗以戒为初,以禅为究,若破戒者,悔心止恶,则号禅人也。”[摩诃止观卷五上] p6453 ..

禅三宗

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于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之中,将禅宗诸派总分为息妄修心宗、泯绝无寄宗、直显心性宗,而主张自属之荷泽宗为最优。 息妄修心宗系指南..

禅三昧

即禅那与三昧之并称。禅那,梵语dhyāna, 意译作思惟修习;三昧,梵语 samādhi,意译作定,二者同体异名。法苑珠林卷八十四(大五三·九○四上):“菩萨修定复有十法,不与二乘共。何等为十..

禅巾

禅僧所被之头巾。又称头袖。画像中维摩居士所被者即是。禅林象器笺服章门:“偈云:‘头戴禅巾居丈室,当机一默坐千差;文殊举众同声赞,天女空中雨宝花。’” p6454 ..

禅化

禅门之化导、教化。梁高僧传卷十一释玄高章(大五○·三九七下):“焘舅阳平王社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禅化,伪太子拓跋晃事高为师。”[兰溪和尚行实] p6454 ..

禅心

谓禅定非思量之心,即心专注于一之状态。又指依禅定所得之本来清净心。[禅源诸诠集都序] p6454

禅支

禅,禅定;支,部分之义。四禅定计十八支:初禅有觉、观、喜、乐、一心等五支;第二禅有内净、喜、乐、一心等四支;第三禅有舍、念、慧(智)、乐、一心等五支;第四禅有不苦不乐、舍、念、一心..

禅月集

凡三十卷,补遗一卷。唐代贯休述,由弟子昙域编其诗文而成。原本三十卷中,文集五卷已佚,仅存诗集二十五卷。明代毛晋作补遗一卷。内容包括:乐府古题杂言一卷、古风杂言古意五卷、五言律诗十二..

禅戒

禅门所传之戒律。又称达磨一心戒、达磨一乘戒、禅门大戒、禅门戒、佛祖正传菩萨戒。即西天二十八祖次第相承递传之大乘菩萨戒。又曹洞宗以三归依戒、三聚净戒、十重禁戒等十六条为禅戒内容,故又..

禅杖

坐禅时,用以警策昏睡者之杖。以竹、苇作成,一端用布等物包裹。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二九七中):“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今则泛称僧所用之..

禅味

入于禅定时,身心适悦、轻安寂静之妙味;即禅乐,禅定之法悦。大乘无生方便门(大八五·一二七四中):“贪着禅味,堕二乘。” p6455 ..

禅和

禅和子、禅和者之略称。即参禅者。禅关策进(大四八·一一○三下):“兄弟开口便道:‘我是禅和。’及问他:‘如何是禅?’便东觑西觑,口如扁担相似。” p6455 ..

禅宗

又称佛心宗、达磨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磨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之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

禅宗正脉

凡十卷(或二十卷)。明代如卺集。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节略宋代普济所编之五灯会元而成。因五灯会元卷册浩繁难读,机缘峻险,如壁立万仞,致上根之人咋舌,下根之人无所措,故唯取其显..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