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宫殿

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手之一所持之物。其手称化宫殿手、宫殿手、宝殿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二○·一一九中):“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

化教

指以理为本之教。南山律宗判佛教为化教与制教(又作行教)二大别,故称化制二教或化行二教。化教意谓应众生之性质、能力等,而以实践定、慧为本之教,即所谓大乘、小乘诸经。制教则指制止错误之..

化现

指化现形像。即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像,示现于此一世间。(参阅“权化”6891) p1327

化疏

(一)指劝化本上记明劝化旨趣之疏。为禅林化主于行走劝化时所持者。[禅苑清规卷五] (二)化,火化之义。化疏,指烧火告神之物。如文疏、纸钱、纸马之类。 p1327 ..

化仪

谓佛陀化导众生之形式方法。教化众生之经典内容,称为化法。化法有如药味,化仪有如药材,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方可奏效。天台智顗立顿、渐、秘密、不定等四教为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为化..

化仪三宝

四种三宝之一。又作化相三宝。大乘以诸佛三身为佛宝,六度等为法宝,十圣为僧宝;小乘以丈六化身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等为法宝,声闻、缘觉为僧宝。此化相三宝为无常,其相有别异,故亦称别相三..

化仪四教

天台宗所立。谓佛陀教导众生之方式有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等四种,与化法四教并称为天台八教;八教与五时即为天台宗判教之名。据四教义卷一、八教大意等载:(一)顿,指华严经所说不历阶次..

化乐天

梵名Nirmānarati-deva,音译作尼摩罗天、维那罗泥天。又作化自在天、化自乐天、不憍乐天、乐无慢天、无贡高天、乐变化天。乃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其上为他化自在天,下为兜率天。此天之人,自..

化缘

(一)指教化之因缘。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故佛、菩萨即现世说法,待因缘尽,佛、菩萨则入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 (二)指化益之机缘。能接受佛、菩萨教化利益之众生根机,成为说法之因缘,故..

化坛

又作涅槃台。即火葬之际,安置遗骸,以供焚烧之台。[敕修百丈清规卷三、禅林象器笺卷一] p1328

化应身四句

佛为救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变现为佛形者,称为应身;变现为异形者,称为化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列举出四种化应身,而有化应身四句。即:(一)化身非应,谓佛为救度众生而随类变现龙、鬼等..

天使

指阎魔王之使者。天者自然之义,以发自自然之业道而警醒世人,故譬之为天使。正法念处经卷十九举出老、病、死等三天使。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则举出生、老、病、死、王法之牢狱等五天使,亦称为..

午供

(一)指于午前所上之佛供。(参阅“佛供”2631)(二)指僧众午斋。午斋,即午餐。昔于僧堂里,早餐食用稀饭,中午多以供应干饭为主。依照律制,午斋不得超过正午时刻。又午时亦可称为斋时。禅苑清..

友情

指慈悲之慈。相当于佛教用语“弥勒”(梵maitrī)一词,此语乃由mitra(友)字变化而来,即俗谓之友情。友情表示“无缘之慈悲”,无缘即无条件之意。无条件之友情,为佛教对“爱”之最高发挥。..

反出生死

七种生死之一。为摄大乘论师所立。谓众生若发心修行,弃妄归真,则能反出生死而至涅槃。[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参阅“七种生死”115) p1329 ..

反抄

谓反着袈裟,即衣服从前面反翻于右肩上。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大五四·二一五上):“屏私执务,随意反抄。若对尊容,事须齐整,以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勿安肘上。”另据十诵律卷十九载,..

反俗

指还俗。即谓僧侣还为俗人。大宝积经卷八十八载(大一一·五○七上):“诸比丘言:‘(中略)我等不能修得此法,欲还归俗。何以故?信施之食难可消故。’”又有以还俗、归俗为异义者,前者为僧..

反流四位

大乘起信论于始觉之始终,立不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等四位,此四位乃反流还灭(反无明生死之流,归于真如寂灭之本源)之次第,故称反流四位。又称始觉四位、始觉返流四位。其中,不觉指凡..

反照

日悬西山而反照东方,称为反照。以此譬喻鉴往古之事,又喻穷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经菩萨教化品(大八·八二七下):“圆照三世恒劫事,返照乐虚无尽原。” p1329 ..

反魂香

又作返魂香。闻此香能返死回生,故有此称。据汉书东方朔十洲记载,武帝征和三年(90 B.C.)月支国献反魂香四两。又本草纲目卷十六谓紫苑一名返魂草,是为此香之别种。[慧琳音义卷十八、增广本..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