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当

又作句当。源于我国,后为日本真言宗、天台宗之僧官名。隶属别当,专掌寺内庶务之职。[文献通考卷一○九王礼考、东大寺要录卷十] p1321 ..

(一)梵语sādhya。指教导众生,使其转化改变。即普通所谓之教化、劝化(劝入正道)、化导、化益(利益教化)、化度(教化济度)等。教化他人者,称为“能化”;被教化者,称为“所化”;佛陀则..

化人

梵语nirmitaka。指经由神通力所变化显现之人。如佛、菩萨及鬼畜等,以神通力所化现之人。盖佛、菩萨、罗汉等为救度各类众生,常随机变化为各种形相、身分、肤色之人。[华严经卷七十三、大智度..

化土

梵语nirmānaksetra。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又作变化土、应化土、方便化土。系三土或四土之一。与“真实报土”相对。此土随众生机宜而有净、秽之别,净心所感者称为..

化主

(一)教化之主。即指释尊。与“能化”、“教主”为同义语。菩萨戒义疏卷上(大四○·五七○下):“一标化主,大圣释尊。” (二)教化之主人。指住持。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卍续一一一·四六..

化他

教化他人。“自行”之对称。为“利他”之同义语。谓佛菩萨等教化众生,使之离恶向善。(参阅“自行”2521) p1323

化他寿

“自证寿”之对称。西方无量寿佛之无量寿,可以无限地度化众生,故称化他寿。(参阅“自证寿”2536) p1323

化生

梵语upapāduka,巴利语 upapā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

化地部

梵名Mahī?āsaka,巴利名 Mahijsāsaka。音译为弥沙塞部。又称正地部、教地部、大不可弃部。小乘二十部之一。相传在佛陀入灭后三百年顷,由上座部系统之说一切有部分出。有关此部派名称,异部..

化色

佛菩萨为方便教化各类众生,遂以神通力变作种种之形体,称为化色。 p1324

化行

化教与行教之并称。又称化制。应众生之根性能力而教化,令知因果道理与邪正差别之教法,称为化教,为实践定、慧之教,通于道俗,即大小乘诸经所说之教法。明示佛弟子当守之戒行,称为行教,又作..

巴丹阇梨

梵名 Patajali。为纪元前二世纪之印度文法学者。又译作槃达阇里、钵头社攞、巴丹阇梨。著有摩诃巴夏(梵 Mahābhāsya)一书,详细注解卡提阿亚那(梵 Kātyāyana)曾补正之波尔尼(梵 Pānini..

化身

梵语nirmāna-kāya。乃佛为利益地前凡夫等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一)二身之一,与法身或真身并称二身。即三十二相具足的佛之生身。与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相同。[法身经、大智度论卷..

化法

“化仪”之对称。谓如来所说法门之教旨。天台宗称藏、通、别、圆四教为化法四教,譬如药味,而以化仪譬如药方。[天台八教大意、止观义例卷上、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参阅“化仪”1327) p1325..

化法四教

天台宗之判教学说。谓佛陀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等四种,与化仪四教并称为天台八教。分言之,即:(一)藏教,全称三藏(经、律、论)教。指小乘教。即为三乘人各别说生灭之..

化前

净土家依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序分义所载,谓佛陀说观无量寿经前之诸教法为“化前”。天台宗则谓佛陀说法华经前之诸教法为“尔前”。 p1325 ..

化城寺

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之九华山。九华山为著名的地藏菩萨之道场,本名九子山,唐代李白为更今名。山有九峰,壁立千仞,周围二百里,高千余丈,以奇峰胜景为着。本寺于东晋隆安五年(401)为杯度所..

化城喻

法华七喻之一。化城,梵语rddhi-nagara,指变化之城邑,比喻二乘之涅槃。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有众人将过五百由旬险难恶道以达宝处,疲极欲返,其导师为振奋众人,以方便力,于道中过三百由旬..

化度寺

位于长安(陕西西安)朱雀街义宁坊南门之东。原为隋尚书左仆射齐国公高颎之住宅。开皇三年(583),高颎舍宅为寺,号“真寂寺”。其时,三阶教之祖信行禅师自山东来,高颎乃于寺内为之建院,信..

化度寺碑

唐碑,即化度寺之僧邕禅师之舍利塔铭。碑建于贞观五年(631),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书法如直木曲铁。其碑石断于宋,重摹本相传有三,一在西安府学,一在大兴翁氏,余一不详。今所传拓本多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