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净

(一)指乳、酪、酥,及黄牛未堕地之尿粪。印度之习俗认为牛乃梵天之使者,故尊之为“圣牛”,因而视其尿、粪为净物。密教即承袭此一风习,而用于造坛之材料,及净洒法具、坛地之用品。据苏悉地经..

五净居天

净居,梵名?uddhāvāsa,为净业圣人之所居。(一)指显教中色界第四禅天中之五天,为证声闻第三果之阿那含果圣者所生之处。又作五不还天、五净居处、五那含天、五净居。即:(一)无烦天(梵Avrha..

五瓶

又称五宝瓶。乃密宗造坛修法之时,安置于大坛中央及四隅之五宝瓶。此宝瓶安置之法,原本可置十八瓶乃至百余瓶,然若因应需要及方便,则至少亦须备置六瓶,即除大坛上之五瓶外,另外于坛外置一瓶..

五瓶智水

为密教修法中,用以表示五佛智之五瓶香水。修法时,于大坛中央及四隅分别安置五个宝瓶,瓶中香水象征五佛之智水,行灌顶之法时,即以瓶水灌于受法者之顶。(参阅“五瓶”1167) p1168 ..

五瓶灌顶

又作瓶水灌顶。密教以五瓶之水灌于行者之顶上,表受者得五智如来之智慧。行灌顶仪式时,五瓶应先经五佛印言加持,而后由大坛移置正觉坛,灌五瓶之水于受者之头顶。(参阅“五瓶”1167) p1168 ..

五略十广

摩诃止观之正说,广立十科,称为十广,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称为五略。(一)大意,内含五略,即:(1)发大心,修止观..

五众

(一)五蕴之旧译。众,含有和集之义。与五阴同。(参阅“五蕴”1212)(二)又作出家五众。即:(一)比丘(梵 bhiksu,巴bhikkhu),(二)比丘尼(梵bhiksunī,巴 bhikkhunī),(三)式叉摩那(梵 ?..

五眼

梵语paca caksūjsi,巴利语paca cakkhūni。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梵 mājsa-caksus),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梵 divya-caksus),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

五庄严法

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即:(一)精进,以远离二边之垢而住于极理者为精,以勤策于清净法界之中者为进。(二)明王,乃表示三部诸尊之本誓愿力,即明可以诸佛之三昧道为所依者。(三)除障,即息..

五处加持

加持身体五部位之意。即真言行者登坛修法时,先以印契或法器加持身体五处,以净除己身之三业而发显心中本具之五智功德。此五处于诸经中各有异说,一般多取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中所..

五处供养

指供养五者。即供养父、母、亲教师、轨范师与病人。亲教师、轨范师为比丘受法之处,父母为蒙生育之处,病人则为最可悲怜之处,故常宜供养。[释氏要览卷中恩孝条] p1153 ..

五处真言

谓加持于真言行者身体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此五处诸经各有异说,依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载,五处指额、左肩、右肩、心、喉。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中,则谓五处乃指心、额、顶..

五通

五种神通。(一)梵语pacābhijā。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又作五神通。神,乃指不可思议之意。通,为自由自在之意。一般所谓之五通,即指:(一)神境智证通(梵rddhi-visaya-jāna-..

五通神

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之淫邪神名。谓能作祟于人。俗称五圣。本为兄弟五人,唐末已有香火,庙号五通。唐代郑愚之大沩虚祐师铭有“牛阿旁,鬼五通”之语。或谓明太祖定天下之初,梦阵亡兵卒请恤,太..

五通菩萨

为阿弥陀佛画像之始传者。据道宣之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载,天竺鸡头摩寺之五通菩萨,曾往安乐世界求请弥陀之形像,以利娑婆众生往生净土之愿。弥陀许之,乃有弥陀五十菩萨像之流布。(参阅“阿..

五部

五种部别之意。(一)指见道之四谛观行与修道。圣者于见道各别观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各断其部下之见惑而见谛理,其后进入修道,更断尽修惑,证阿罗汉果。但异生凡夫不能如圣者入于见道,得见..

五部九卷

指净土门祖师唐代善导所著五部之书,合计九卷。又称五部九帖,为净土门之重要典籍。即:(一)观无量寿经疏,四卷。(二)净土法事赞,二卷。(三)观念法门,一卷。(四)往生礼赞偈,一卷。(五)般舟赞..

五部大论

无著承弥勒菩萨教旨所著五部之大论。又作五大论。即:(一)瑜伽师地论,凡百卷,唐代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缺译。(三)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辩中边论颂,一卷,唐代..

五部母

指密教之诸尊中,支配生长养育金刚界五部功德之尊。据摄无碍经、秘藏记等之记载,五部之母为:(一)佛部,因大日为本源,故无部母。(二)金刚部,以金刚波罗蜜为部母。(三)宝部,以宝波罗蜜为部母..

五部合断

又作五部杂断。谓佛与独觉在凡夫位以六行观合断下八地见修五部之惑。五部指迷于四谛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于世间事相之一部修惑,乃三界九地所俱有者。异生凡夫不能入见道位见谛理,亦不能分别五部..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