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愍者

【怜愍者】 p1343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父母宗亲,互相系属,名怜愍者。

诸行过患

【诸行过患】 p1347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又观察诸行,是无常苦变坏之法;是名于彼过患。又此过患,极为广大。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性所谓过患。..

诸识似色显现

【诸识似色显现】 p1351摄论二卷三页云:。若此诸识,亦体是识;何故乃似色性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若不尔者;于非义中,起义颠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烦恼..

诸法得舍差别

【诸法得舍差别】 p1352瑜伽一百卷十八页云:又于此中,应知诸法如其所应,若得若舍。谓有一类,由受所受故,或舍所受故,或邪推求故,或正推求故,或转形故,或法尔故,或离欲故,或加行故,或..

诸地云何成满

【诸地云何成满】 p1354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于此诸地,云何成满?答:若诸菩萨,于彼诸地一一地中,经于无量百千大劫,随所称赞诸地威德,于此威德,任运能证。..

诸地有八种殊胜

【诸地有八种殊胜】 p1355瑜伽七十八卷五页云:世尊!如是诸地,几种殊胜之所安立?善男子!略有八种。一者、增上意乐清净,二者、心清净,三者、悲清净,四者、到彼岸清净,五者、见佛供养承事..

诸心心所有众多名

【诸心心所有众多名】 p1356瑜伽五十五卷四页云:问:诸心心所,凡有几种差别名耶?答:有众多名。谓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无量差别。问:何故眼等,亦有境界;而但说彼名有所缘,非眼..

诸心心所有三所依

【诸心心所有三所依】 p1356成唯识论四卷八页云: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

诸法自性不可言说

【诸法自性不可言说】 p1358瑜伽七十三卷二页云:问彼一切法、当言以何而为自性?答:诸法自性,不可言说。问:云何应观彼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全无有。譬如幻事,有幻事性;无象马车步末尼..

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

【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 p1361瑜伽十九卷十四页云:颂曰: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自调伏其心;是诸佛圣教。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于一切种。一切因缘,一切处所..

诸行流转智多诸行还灭智

【诸行流转智多诸行还灭智】 p1363瑜伽八十六卷二页云:此中诸行流转智者:略由三种因缘集故,一切行集;所有正智。谓憙集故,触集故,名色集故,随其所应,若色集,若受等集,若识集。即此三种..

诸法皆以世尊为本为眼为依

【诸法皆以世尊为本为眼为依】 p1363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诸法皆以世尊为本者:由佛世尊,是其最初现等觉故。世尊为眼者:现等觉已;为诸天人,等开示故。世尊为依者:所说法中。随所生起一切疑..

随密

【随密】 p1364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随密者:设妨杂故

最极寂静

【最极寂静】 p1155如九种心住中说。二解杂集论十卷十页云:最极寂静者;或时失念,散乱觉等率尔现行;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

发起善

【发起善】 p1160集论二卷八页云:何等发起善?谓彼所发身业语业。

发起身业语业

【发起身业语业】 p1162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发起身业语业?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随顺功用为先,身语业风转故;从此发起身业语业。..

【喜】 p1163瑜伽十一卷三页云: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二解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三页云:若于有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庆其乐;当知是喜。三解此喜无量之喜。瑜伽四十四卷十..

虚空无为

【虚空无为】 p1167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虚空无为者:由心所缘、境相相似,故立为常。非缘彼心、缘彼境界、有时变异故。

虚空与空界差别

【虚空与空界差别】 p1169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九页云:问;虚空、空界、有何差别?答: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空、无见;空界、有见。虚空、无对;空界、有对。虚空、无漏;空界、有漏。虚空..

【悲】 p1172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三页云:若于有苦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当知是悲。二解瑜伽四十四卷十页云:若诸菩萨、于有苦者,发起除苦增上意乐;普于十方,修悲俱心。是名为悲。..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