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受

【领受】 p1297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领受者:谓诸受共相故。

渐现观

【渐现观】 p1298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何别道理名渐现观?为初业智,及后得智,观察自相及因果相,由作行相别相缘故;名渐现观。..

缘起体

【缘起体】 p1300瑜伽九卷十二页云:云何缘起体?若略说,由三种相,建立缘起。谓从前际,中际生;从中际,后际生。中际生已;若趣流转,若趣清净究竟。如彼论九卷十二页至十六页广释。..

缘起缘性

【缘起缘性】 p1302瑜伽十卷五页云:问:无明望行,为几种缘?答:望诸色行为增上缘?望无色行为三缘。谓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如是余支,为缘多少,应如此知。谓有色支,望有色支,为一增..

缘起差别四种

【缘起差别四种】 p1303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剎那,二者、连缚,三者、分位,四者、远续。云何剎那?谓剎那顷,由贪行杀,具十二支。痴谓无明。思、即是行。于诸境事..

乐闻

【乐闻】 p1307集异门论十卷十页云:乐闻者:谓所发语,软滑调顺;是名乐闻。

乐远离

【乐远离】 p1308瑜伽二十一卷八页云:云何乐远离?谓由如是所修善法,无倒修治初业地已;远离一切卧具贪着,住阿练若、树下、空室、山谷、峰穴、草[艹/积]、回露、冢间、林薮、虚旷平野,边际..

乐弃舍

【乐弃舍】 p1309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乐弃舍者:施前、正施、及与施后,意悦、清净、无追悔故。

乐俱行三摩地

【乐俱行三摩地】 p1311瑜伽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乐俱行三摩地?谓第三静虑诸三摩地。

乐断与乐修差别

【乐断与乐修差别】 p1311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十二页云:问:乐断、乐修、有何差别?答: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复次无间道,名乐断。解脱道,名乐修。复次见道名乐断。修道名乐修。如见道,修..

增盛障

【增盛障】 p1312辩中边论上卷十页云:增盛障者:谓即彼贪等行。

增上慧障

【增上慧障】 p1315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增上慧障?谓于正法,及说法师,不起恭敬;陵懱正法,及说法师。轻贱自己。于法悭吝,障他正法,令背正法,毁谤正法。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增上..

增上心所

【增上心所】 p1316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五页云:如契经说:有四种增上心所现法乐住。问:何故名为增上心所?答:此中心所,即三摩地。无三摩地具大势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静虑者,故此..

增进业及不增进业

【增进业及不增进业】 p1317瑜伽九十卷二页云:若业非是明了所作;或梦中作;或由无覆无记所作;或不善作,寻复追悔,对治摄受;又于一切清净相续所有诸业;如是皆名不增进业。当知异此,名增进..

增上心学差别分别

【增上心学差别分别】 p1317显扬七卷五页云:增上心学差别分别者:若苾刍,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复寻伺寂静,内遍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三摩地生喜乐,第二静虑..

慧财

【慧财】 p1318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慧财者:谓能招引一切自在最胜富贵,随获自心自在转故。二解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慧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能如实知此是苦圣谛..

慧解脱补特伽罗

【慧解脱补特伽罗】 p1320瑜伽二十六卷六页云:云何慧解脱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证得诸漏永尽;于八解脱,未能身证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脱补特伽罗。二解 杂集论十三卷六页云:慧解脱补特..

瞋增上补特伽罗

【瞋增上补特伽罗】 p1322瑜伽二十六卷二页云:云何瞋增上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瞋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憎事,有猛利瞋;有长时瞋。是名瞋增上..

趣生

【趣生】 p1326此亦中有之异名。瑜伽一卷十七页云:或名趣生。对生有起故。

论负

【论负】 p1328杂集论十六卷十一页云:论负者:谓舍言,言屈,言过。由此三种,诸立论者,堕在负处,受他屈伏。舍言者:谓自发言,称己论失,称他论德。谓我不善,汝为善等。言屈者:谓假托余事..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