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除饥渴受诸饮食

【为除饥渴受诸饮食】 p1177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名为为除饥渴受诸饮食?谓至食时,多生饥渴,气力虚羸,希望饮食。为欲息此饥渴缠逼,气力虚羸,知量而食。如是食已;令于非时,不为饥羸..

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p1179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繞虚空,数名为舍;如是六界、为所依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繞虚空,假想等想施设言论,数名为身。复由宿..

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p1184集异门论十六卷七页云:云何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如有一类、生贫贱家;谓旃荼罗家、广说乃至少饮食家。彼生此家,形容丑陋,人不..

开自宗记

【开自宗记】 p1185瑜伽九十四卷一页云:当知此中于彼所问无差别记,谓诸苦乐、皆从缘生,是我宗致。斯则名为开自宗记。

开解愁懮

【开解愁懮】 p1185瑜伽四十卷十页云: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愁忧。或依亲属有所衰亡。所谓父母兄弟妻子奴婢僮仆宗长朋友内外族因、亲教轨范、及余尊重、时有丧亡;善为开..

象迹

【象迹】 p1186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象迹者:谓于不净等想为第一故。所缘广大故。

提婆菩萨与罗汉论义处

【提婆菩萨与罗汉论义处】 p1187西域记十卷二十页云:城西不远有故伽蓝,提婆菩萨与罗汉论议之处。初提婆菩萨、闻此伽蓝有嗢呾罗(唐言上)阿罗汉,得六神通,具八解脱。遂来远寻,观其风范。既..

答摩

【答摩】 p1187此数论外道三德之一。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一页云:梵云答摩,此名为暗。钝暗之暗。

【喻】 p1189因明入正理论云:喻有二种。一者、同法。二者、异法。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谓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异法者:若于是处,说所立无;因遍非有。谓若是常;见非..

进修无上修道

【进修无上修道】 p1189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三页云:为欲无余永断有顶所系烦恼,故复勤修纯无漏道。所谓修习无上觉支。是名进修无上修道。..

烦恼法

【烦恼法】 p1189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烦恼法云何?谓若法、是缠。

极通达法

【极通达法】 p1197杂集论九卷四页云:极通达法者:谓诸类忍。通达诸圣法,是此二类故。

【爱】 p1200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爱?世尊告曰:谓于现在自体贪着。二解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于此中,无差别相,凡诸所有染污希求、皆名为爱。三解 如四种爱中说..

爱缠杂染

【爱缠杂染】 p1203瑜伽八十八卷九页云:于内于外所起贪欲,于爱行中,应知其相。是名爱缠杂染。

爱能发起十五无义

【爱能发起十五无义】 p1205瑜伽六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此爱生时,普能发起十五无义?一、令随眠坚固。二、由缠故,染恼一切心心所法。三、令心相续、于所缘境,颠倒而转。四、发起取所摄、所余..

意处

【意处】 p1206如意根中说。二解 五蕴论七页云:言意处者,即是识蕴。三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意处云何?谓意、是法已正当能了,及彼同分。..

意业

【意业】 p1206成唯识论一卷十五页云: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二解 成业论十九页云:意者:谓识能思量故;趣向余生及境界故;说名为意。作动意思,说名意业。令意造作善不善..

意行

【意行】 p1206此亦中有之异名。瑜伽一卷十七页云:以意为依,往生处故。此说身往;非心缘往。二解 如行差别中说。三解 如行有由种中说。四解 瑜伽八十卷十七页云:又由远离五种过失,应知意行..

意乐

【意乐】 p1207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意乐者:谓于诸法正观察忍、为所依故;于佛善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信有功德为所依故;于三宝所、及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

意成身

【意成身】 p1207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不思议变易生死,或名意成身。随意愿成故。如契经说:如取为缘,有漏业因续后有者,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有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