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2 85.P0199 法华问答 (1卷)

大正藏 No. 2752 法华问答1卷法华问答莲花显教登闻据显即异故说无量义经。后方□□□□□□同故十七名中无量义经且法花 问。依于三法而说法花。云何名三法 答。论说依于三法者。一依三昧。谓无..

-2753 85.P0205 华严经章 (1卷)

大正藏 No. 2753 华严经章1卷华严经章奥妙绍名□□□□□□□□□□□□□□□□□无相之相□□□□□□□□□□□□□□□□□□并举名号以□□□□□□□起□□非在外。所以即□□□□□□□..

-2754 85.P0207 华严略疏卷第三 (1卷)

大正藏 No. 2754 华严略疏卷第三1卷华严略疏卷第三十地品初记此品来意有三。一逐答上问。二对果之因。三众行相资。如大涅槃经三十六。云何下一一具答。乃至一部之大宗。此品亦如是。自前及下。..

-2755 85.P0217 华严经疏 (1卷)

大正藏 No. 2755 华严经疏1卷华严经疏刹准可知。颂中有十。初一颂劫差别。二劫长短。三劫多少。已上通颂前列名。四劫染净。五释劫净因。六显诸劫名。七劫中佛出。八一多劫相入。九劫内严具相入..

-2756 85.P0234 华严经义记卷第一 (1卷)〖后魏 慧光撰〗

大正藏 No. 2756 华严经义记卷第一后魏 慧光撰1卷花严经义记卷第一大觉寺沙门惠光述如来光明觉品者。明如来意业教化智行无碍。犹如光明也。开晓于缘故名为觉。就此品中放相轮光者。乃至十地放眉..

-2757 85.P0234 华严经疏卷第三 (1卷)〖新罗 元晓撰〗

大正藏 No. 2757 华严经疏卷第三新罗 元晓撰1卷花严经疏卷第三释元晓述如来光明觉品。此中如来放光普照十方。令诸大众除灭闇障觉如来身周遍法界。以之故言光明觉品。是答二问义如前说。又此佛光..

-2758 85.P0236 十地义记卷第一 (1卷)

大正藏 No. 2758 十地义记卷第一1卷十地义记卷第一严故寄天住以障□□□□□□□□□□有去来引缘以入实故。寄在□□□□□□处待无污境。余实性实相品此处□□□□□□即应以明报身。以法为体..

-2759 85.P0239 无量寿经义记卷下 (1卷)

大正藏 No. 2759 无量寿经义记卷下1卷无量寿经义记下卷者乃至七宝□□□□□□□□□□□□□□□□□合成池体也。此池体亦□□□□□□□□□□□□□□□□二明池体。以七宝合成也。三明池体..

-2760 85.P0249 无量寿观经义记 (1卷)

大正藏 No. 2760 无量寿观经义记1卷无量寿观经义记佛道。又复虚言得道。以是因缘虽不受生死人苦恼。于菩萨根钝不能疾成佛道。不直往菩萨即其义也 问。若凡夫生净土者何故摄大乘论判为别时意耶 ..

-2761 85.P0253 胜鬘经记 (1卷)

大正藏 No. 2761 胜鬘经记1卷胜鬘义记无尽明应身无穷智□□□者。明法身无尽也。一切法常住者。十力无畏等法也。心过恶身四种者。释所以得常立心无诸恼身无生老病死也。知一切尔炎者。汉言境界..

-2762 85.P0261 胜鬘经疏 (1卷)〖昭法师撰〗

大正藏 No. 2762 胜鬘经疏昭法师撰1卷胜鬘经疏者必速解真常八十之寿应物故耳。言心得无疑也。宜时遣信发其道意者。宜及今时遣信发胜鬘所为众生常解道意也。今正是时者。今日正是发胜鬘所为众生..

-2763 85.P0278 挟注胜鬘经 (1卷)

大正藏 No. 2763 挟注胜鬘经1卷挟注胜鬘经法有无量无边功德□□□□□(得无□□□□□益功德同无相□□□□自此以来明有大利益。今举智辩无相结摄受无边)。佛告胜鬘汝今更说一切诸佛所说摄受正..

-2764a85.P0280 A涅槃经义记 (1卷)

大正藏 No. 2764A 涅槃经义记1卷涅槃经义记便能处物也。舍是空惠众或斯除。以是义故者。以是对治四品或故。名四无量。非一者非第五一通第二一。非二者非第四二。三者非第三三通第一三。如汝所言..

-2764b85.P0294 B大涅槃经义记卷第四 (1卷)

大正藏 No. 2764B 大涅槃经义记卷第四1卷大涅槃经义记卷第四性若三世摄是无常也。第四从若断善根有佛性者已下。执定有定无为问。从为众生故有四种答已下。先明昔日四答所以明者。一为明由昔显今..

-2765 85.P0304 涅槃经疏 (1卷)

大正藏 No. 2765 涅槃经疏1卷涅槃经疏得理逾明除身口意十恶名触。三业净得正命者。除十恶□命相续名得正命触也。受名摄取者。众生受时取境苦□有无名受。二地智慧逾明领纳二地下功德故名受为摄..

-2766 85.P0306 药师经疏 (1卷)

大正藏 No. 2766 药师经疏1卷药师经疏六是五根揵度。七是定揵度。八是见揵度。寻此人□是奢摩达多。何以知之。毗婆沙云。奢摩达多能知是义。其时入定不得咨问。入定已后迦旃延造论。第二是佛灭..

-2767 85.P0310 药师经疏 (1卷)

大正藏 No. 2767 药师经疏1卷药师经疏性三主□□□□□□五问答分别。第一释名。言净土者。净谓□□□□地谓诸净人所居□故名为净土。或出即净故名净土。然此净□有其二种。一者色净所居宫殿众..

-2768 85.P0329 维摩义记 (1卷)

大正藏 No. 2768 维摩义记1卷维摩义记律不通便生□□□□□□□□□庆悦。那律天眼第一□□□□□□□□□相天眼。我等欲闻。是以观喜也。悉见诸佛国者。向见三千。今睹我佛国□□□□不能缘有..

-2769 85.P0339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1卷)

大正藏 No. 2769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1卷维摩经义记卷第四中闻是故在后而明也。又解。正在此中明亦是次第□□□□□□能现女像。亦能行于非道。以通正道。佛者圆极之果。与□□□□道者能通。人至..

-2770 85.P0355 维摩经疏 (1卷)

大正藏 No. 2770 维摩经疏1卷维摩经疏故若在果中自□□□□□□□□□□□□□□□□□□□□伏故降魔如是今就利他□□□魔菩萨自降。多用神通下制外道。法外妄计斯称外道。此亦妨于自行外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