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尼姑竟容淫污,败德书生鬼夺其魄

梦醒居士编著张士进,清朝杭州人。他外表俊美灵秀,而且又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所以年轻时就中了举人。他此时前程,正是极为光明远大的时候。但当他和哥哥士宏,为了参加国家的抡才大典进士考试..

不欺裸妇,天赐功名

梦醒居士编著林登云,宋朝人。家住江南,曾为了去省城参加考试,乘船经过吴淞江,在途中天色已暗,即将船停在一傍水的楼房下。当夜半更深时,楼中不知何故,忽然起火。有一穿亵衣的露身少妇,为..

淫心戏谑,天亦难容

梦醒居士编著赵永贞,明朝正德时代的人。少年时曾有一善相之人,见了他的面相,对他说:“你很有善根,二十三岁时,如果去应乡试,必可中解元。假如能更勉励修善,后来的前程,实在未可限量。”..

父母放纵,致表兄妹淫乱遭报

梦醒居士编著承先志,清朝云南人是一富家子弟。而他母亲娘家也是当地名望大族。他母舅有一女,生的极为秀丽,自幼和他感情很好。每逢他随母回娘家时,即聚在一起谈笑嘻戏。彼此长大后,虽然他表..

为文劝世,得获功名

梦醒居士编著李定,明朝嘉兴府人,有隐恶扬善的品性,凡是有人谈论男女隐私及淫秽之事,即严肃的劝戒他们。并为了使人明了妄论人事非,诋诲人名节,好谈淫秽等事的过错,特撰写一篇口孽劝戒文,..

偷窥美色,气损目瞎

梦醒居士编著蓝润玉,宋时人。少年时英挺俊拔,才学极受师友的器重。而他也颇以他的聪敏自豪,视科举有如拾芥之简单易得。他住在某部尚书的隔邻,而尚书适有一女,是当地才貌双全的美女。他曾在..

逼婢做妾福份削,妒妇虐妾伤目死

梦醒居士编著郭亨,清朝江苏省江宁县人,为人尚称忠厚,但妻子却生性残酷而又忌妒。他是江宁府学的生员,有一次和同学上京应试,当试完正等放榜期间,有一天他似梦非梦,听见一杨姓友人来告诉他..

荒山奸杀妇女,凶手终伏法

梦醒居士编著詹XX,台湾省彰化人,平时以卖草席为生,民国六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他到双溪乡太平村憨仔坑摘兰花,在路上遇见单身经过的杨姓妇女,遂暗跟至憨仔坑下山坡,见四周无人,即向钱挡..

刊印戒淫书,灭罪更增福

梦醒居士编著贾仁,明末清初人。虽然他已过五十岁,但仍没有儿女,因此常日夜耿耿于怀。有一夜,他梦到生育祠去求子嗣。看见生育神拿出一簿册指给他看,并且说:“你年轻时,曾经奸淫一有夫之妇..

天道祸淫,但不加悔罪之人

梦醒居士编著郎纶绶,明朝人,为人聪明而敏达,但生性好淫,凡是不正经的妇女,都乐于接近他,年龄过了四十,自己深知好淫成性,常淫乱他人妻女,必以获罪于天。虽然有一悔过补罪,但又不知如何..

心存正念,益人即益己

梦醒居士编著张文盛,福建人,有一次出外遇贼过境扰乱,因和友人暂避入山中一石洞中,当他们入内时,见有一年轻貌美之少女先在。那少女见他们显得极为害怕,仓皇的就急著想出去,张文盛即出声止..

花甲相师胡乱言语,少女畏邪术而失身

梦醒居士编著卢XX,台湾省中部人,年六十二岁,自民国六十四年七至八月间,已若不和她亲热而求解运,将来恐有大难,而且不能架到好丈夫等诱拐、诈骗之词、恐吓请其卜卦之少女江XX。致令江女..

少女无病去算命,反而弄得肚子大

梦醒居士编著卢XX,台湾省中部人,年六十二岁,自民国六十四年七至八月间,已若不和她亲热而求解运,将来恐有大难,而且不能架到好丈夫等诱拐、诈骗之词、恐吓请其卜卦之少女江XX。致令江女..

益友巧安排,淫祸得解脱

梦醒居士编著曹XX,明朝时人,当他还是太学生员时,因只知读书为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于进德休业,故课余之暇,常好冶游,并纵情于声色。他曾和邻妇有一段奸情,而事被其夫获悉。有一天他丈夫为..

克己复礼,德荫子孙

梦醒居士编著明朝浙江省杭州府,有一陈姓医生之子,于应府试完时,主试官正评阅到他考试卷之际,却发生了一件极不可思议的事。原来他的文章经评阅后,认为平庸,正想予以舍弃不录取时,耳边呼闻..

重写戒淫证集跋

慨叹世风日下,色情氾滥,腐蚀人心,莫此为甚。纲伦乱则世道衰,礼节丧则心性危;考清末明初,西潮东渐,不只引进了科技思想与方法,然而影响最大者乃欧美自由恋爱之风气,加以共产国际的妇女解..

修定再版书后

梦醒居士编著“重写戒淫辑证集”稿成,蒙光明慈悲喜舍救济会,李博永会长发起刊印后,初版陈各方之赞助,今年佛诞节印赠一万册。因淫佚之害,为祸甚烈,故出书后,颇获各界之重视,只二月间,万..

附:四觉观

梦醒居士编著凡夫起淫欲念,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喜欢。今世得为男,又爱女人体。随在觉其污,爱从何处起。睡起生觉──默想清晨睡起,两眼蒙眬,未经盥漱,此时满口黏液,舌黄堆积,..

附:九想观

梦醒居士编著人想死亡日,欲火顿清凉。愚人若闻此,愁眉叹不祥,究竟百年后,同入烬毁场。菩萨九想观,苦海大津梁。新死想──静观初死之人,正直仰卧,寒气彻骨,一无所知。当念我贪财恋色之身..

前言

《左传》云:“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这话是说,灾祸和幸福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人们自己造成的。《左传》问世时,虽然佛法尚未传入中国,但此话的宗旨却与佛法自作自受之因缘果报规律,若合符..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