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乳杀儿之广告

寿康宝鉴增录:毒乳杀儿之广告从古以来,死儿无数,至极惨凄,举世之人,多受其祸,而悉不自知;虽古今名医之医书,亦绝未言及;其可怜可悯,可悲可痛,即毒乳杀儿之一事。今为全国同胞,说其发..

太上感应篇: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原文】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解释】看见他人姿色美丽,就起淫欲心,想要奸淫他。【分析】色,这个罪业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比贪财杀生等事百倍难以调伏,所以它对于败坏道德、招致灾祸,也比..

有用无果

【原文】荜门圭窦之人,而常居人之华堂大厦。疏食菜羹之子,而辄啖人之海错山珍。此有受用,而非其福也。由于宿生,自己不能布施,但知劝人作福耳。否则或见人布施,为之欢喜赞叹耳。【译白】虽..

青年时代邪淫实报

前言:偶然上到戒邪淫网站,看到许多同修发心戒除邪淫。联想到自己现在所受的邪淫果报,希望以自己的经历警醒许多正在求学创业阶段的青年人。据我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同居已经非常普遍了。在90..

太上感应篇: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原文】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解释】看见他人富有,就希望他家破财散。【分析】富有的人,也是因为本身积德、祖父积功所得的果报。如果妒忌他人富有,希望他家破财散,这是什么居心呢?最愚痴..

太上感应篇:见他荣贵。愿他流贬。

【原文】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解释】看到他人荣华富贵,就希望他被流放贬官。【分析】凡是人能得到荣华富贵,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他过去生积有善缘,更是他的祖宗积德,才能够如此。看到的人,..

先富后贫

【原文】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因劝布施,后还追悔。以是因缘,先富后贫。【译白】《业报差别经》上说:“若有众生,因为他人之劝而行布施,随后却心生追悔。由此因缘,感得今生受先富后贫之..

太上感应篇​: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原文】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解释】损坏他人的器物,造成他人无法使用。【分析】器物,像文人的纸笔、武人的刀枪棍杖、农夫的犁头锄具、工人的斧头凿子、家里使用的器具、行路须备的伞盖和代..

21岁的我被邪淫害的真实经历

今天突然想想,其实真的在我之前的生命中发生的种种不顺的事情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都是邪淫害的。 记得小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满有佛缘的,我妈妈对我说他在很多寺庙里面算过..

一函遍复

寿康宝鉴增录:一函遍复(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

太上感应篇​:紊乱规模。以败人功。

【原文】紊乱规模。以败人功。【解释】搅乱他人的制度,以败坏他人的成功。【分析】规模,像一切政治、教育、法律、命令之类,天下的得失安危,实在都与这些有关系。那些小人妒忌他人的成功,希..

我所经历的因果并忏悔自己的罪业

一直在论坛潜水看诸位师兄的心得,非常感谢诸位师兄向大家尤其是我提供非常好的心得和经验教训,自从到戒邪淫网。感觉自己比以前精进了,这都是诸位师兄的帮助,因此我也想写点什么来回馈各位师..

我得了性病一个大学生的忏悔

一个月前,08年6月20号,考四级的前一天,我认识了一个网友,出于好奇兴奋和愚昧无知的心态,我们见过面后有了亲密接触。大概一个星期后,我开始感觉小便时尿道口刺痛,我意识到可能感染了性病..

太上感应篇: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原文】决水放火。以害民居。【解释】决断水流,放火焚烧,以毁害他人的房屋。【分析】如果不幸遇到水火的灾难,苦难已经相当难忍,为何还忍心决水放火来害人呢?人家的居屋既然毁坏,积蓄也没..

发露忏悔─忏悔不该邪淫嫖娼

敝人居住台湾,姓马唯祯(化名),在此发露忏悔,乞求予以指责、教正。不甚感激:敝人从1998.7至今(2008.9)总共犯淫戒多次,和123位娼妓发生关系。估计断断续续的花了好几十万...记得最初是为了报..

太上感应篇​: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原文】破人之家。取其财宝。【解释】破坏他人的家庭,夺取他的财宝。【分析】做破坏他人的事情,虽然只是无心之过,但已经是损德了,更何况是为了财宝,而导致破坏他人的家庭呢?有的倚靠势力..

回向颂曰

寿康宝鉴增录:回向颂曰回向颂曰:事业,以身为本,身若受亏,事俱消陨。伤身之事,种种不一,最酷烈者,莫过淫欲。是以君子,持身如玉,闲邪存诚,夙夜兢惕。如是制心,欲念不起,何况邪淫,蔑..

淫魔子孙!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便已成为了淫魔奴隶。那时班上的人弄来了一些淫书,在同学间彼此专阅,我也看了,也从此走上了手淫的不归路! 开始还有些惭愧感,后来从一些生理书中看到这种现像很正常,不..

先贫后富

【原文】复有众生,因劝少施,施已欢喜。生在人间,先贫后富。【译白】又有众生,因为他人之劝而稍作布施,布施之后又心生欢喜。生在人世,感得先贫后富之报。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

劳而致富

【原文】富有富之因,劳亦有劳之因。如经言斋僧者,必得大富,此定理也。若使请僧到家,使僧奔走往来而后就食,则后世虽享大富,必以劳苦得之。【译白】富乐有富乐之原因,劳苦也有劳苦之原因。..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