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太上感应篇:慈心于物 内容: 【原文】素罗衫子绛红裳,不是人间窈窕娘。 水族多情知报德,敲门夜半送元霜。 【注解】「慈」者,万善的根本。 人想积德累功,不独爱世上的人,还应兼爱它物。 因为物类即使很微小,也是生命。 人能怀慈心于微小的生物,拯救保护它们,就不会再生杀机,仁爱之心慢慢发扬光大,哪有不能永久享受福寿的道理。 【故事】严州青溪有一王家养了头母狗,母狗和它生的小狗同住在一块。 有一天,主人把母狗杀了吃狗肉,请了一些客人共同品尝狗肉。 母狗所生的小狗在案子下边转着圈地走动着,见人扔下一块狗骨头,小狗就把这骨头用嘴衔了去,小狗往返了多次。 主人王某对客人笑着说「人都说狗认不出同类骨头,这话不假。」众人把狗肉吃光了,小狗也不见了。 王某觉得奇怪,到处寻找小狗,找到后园一看,见狗骨头堆成一堆,骨头上盖着土,小狗已经死在母狗的骨头旁边了。 王某大吃一惊,非常后悔,就把狗骨和小狗一同埋葬了。 回坐后与客人共同发誓,永不吃狗肉了。 王某作《孝犬记》以劝戒世上吃狗肉的人。 后来,王某后代人丁兴旺。 李哲生说,连无知的狗儿子都知道掩埋母骨,因母狗惨死而不独生。 作为人,若是不葬他的亲人,让亲人尸骨暴露于荒野,这样的人连狗都不如。 摘自《太上感应篇白话解》(悌篇) 发布时间:2023-06-23 08:32:2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