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分钟读懂金刚经 领悟能断烦恼的金刚经智慧 内容: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内容是说能断烦恼的无我般若大智慧。 其实定慧是不分家的,金刚经的整个重点就是定慧。 由于它是大乘佛法,也特别强调布施,尤其是法布施。 金刚经一开始,就是佛陀与众弟子和所有众生每天一样,把乞食做福德的事情处理完毕后,回精舍休息开始上课了。 班长须菩提问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须菩提先赞美佛陀说佛陀不但善护念修功德,同时善付嘱度众生修福德。 后提出如何修行定慧的两个问题:云何应住? 是修定,云何降伏其心? 是修慧。 其实整个佛法的中心就是定慧。 定是如如不动,无住生心的功夫;慧是无我无四相的智慧。 班长须菩提问佛陀两个问题,发了要成佛菩提心以后,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第一个问题是定,第二个问题是慧。 由于定是和外道一样的共法,佛法的无我无相的大智慧是佛陀独创的,而且是佛法的核心,故佛陀先回答慧,后回答定。 佛陀说:所有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我帮所有的众生都成佛,但心里没有佛没有众生的观念! 何以故? 因为这才是无我无相,若修道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四相,即非菩萨。 何谓四相? 就是有分别心。 空间里有我呀你呀,其它的众生(如畜生恶鬼)的分别,时间里想永恒不生不灭呀。 无四相就是达到无我的境界。 大乘佛法强调六度,布施为首,故佛言:菩萨应心无所住而行布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讲的智慧。 接着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住生心心念虽然不断生起,但不要着相,生清净心如如不动是也。 于法不说断灭相,让心不生念,像石头一样是断灭相,佛法是活泼的,心念让他随时不断生起,只是不执着。 经中许多地方强调;如来说00,非00,是名00。 就是叫你不要着相。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就是佛陀的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故佛说: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世间万法都是本来就有差别的,是二分性的,但修行人抱着不分别心态处世。 总之,从般若无我的立场看,一切法非佛法,皆不可取。 从真如妙有的立场看,则一切法皆佛法。 不着于有,不着于空,才是圆融自在。 定慧两轮,慧是知定是行,知行合一方是圆满。 有了下列无我无相的智慧,有正见,你就再也不会有烦恼了。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日常行动呢? 无住生心! 有正念,不攀缘,烦恼无从生。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无所往,不执迷于具体的物与欲。 发布时间:2023-06-16 17:49:5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