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莲师建言心滴-夕阳讲解05-睡眠瑜伽.生活中培养福报的方法.平等的看. 内容: 原经文藏译中:林生茂夕阳讲解睡眠瑜伽于桑耶钦普寂静处,明妃措嘉向莲花生阿闍梨如是请益:「嗟乎! 伟大的上师啊! 请您慈悲赐予在当下的心识上断除痛苦根源,将生死二者用之为道的口诀。」莲师答言:「措嘉谛听! 以五瑜伽揭示修行的要点,解说“一切所作行于法道的口诀。」第一、睡眠瑜伽:沉睡时与死亡非常相似,因此应忏悔修补三昧耶,守持声闻的律仪,令心续完全清净,斩断三毒烦恼的扰动,不要去探寻过去与未来,让内外一切法在真如三摩地、一切皆非之中全然安住。 在圆满次第~离戏无念之法身中沉睡,这就是将死亡带入修行之道。 此外,一切内外境象、器世间与有情众生、主尊与所有眷属,收摄融入心间的种子字。 在无所缘中睡眠,将死亡的念头用之于修行道。 从这一段开始,莲师叙述怎样在生活中维持一个禅修的境界。 莲师提到的五瑜伽,第一个,睡眠瑜伽。 睡眠瑜伽无异于死亡,当你在入睡无梦中,你的状态跟彻底的昏迷或死亡前期的体验,应该来说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他说:沉睡时与死亡非常相似。 因此在你入睡以前,因此应忏悔修补三昧耶,守持声闻的律仪,令心续完全清净。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睡着前的最后一念,将会影响你入睡时候的梦境。 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你睡着前最后一念是想着你的某个亲人,那么你做梦的时候必然会梦到他(她),而且当你醒来的第一念也将会是他(她)。 但是人总是没法控制他的最后一念,你在入睡前最后一念是模模糊糊的,你很难控制说我在最后一念要想到某个人。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 忏悔修补三昧耶,守持声闻的律仪,令心续完全清净。 如果你能够保持在一个清醒的状态,有一个纯净的心绪,那么这个净化的心绪将会自动的延伸到你的最后一念。 也就是说,你的最后一念将是纯正的,这个纯正的心念将会引领你梦中的境界。 你梦中的境界也将会是纯正的,乃至于它最终会引领你醒来的第一念。 这个跟死亡的过程完全一样。 你在临终以前的最后一念如果能够保持是纯净的,你中阴的境界也将会是纯净的,没有太多的恶,没有太多的恐怖的场景。 而你在转世投胎的那一刹那,你也将是纯净的,你将进入一个善道。 这就是为什么人的一生都要保持纯净。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有把握在你临终的时候心念是纯净的。 人们往往抱着侥幸的心理:我只要维持最后一念是纯净的,我其它的时候可以做坏事。 但是你一定会失败。 你其它的时候不能够控制你的心绪是纯净的,你就很难在临终或睡着的那一个片刻保持住你的心念,所以莲师提到,你要守持声闻的律仪,令心续完全清净,斩断三毒烦恼的扰动,只有这样你的梦才会是善的,并且不要去探寻过去与未来。 这些回忆与思考,都使你的心变得更加的杂乱。 只有当你的心态融入一个完全没有回忆,也没有对未来的思考当中,那么。 让内外一切法在真如三摩地、一切皆非之中全然安住。 实相三摩地就是一个完全超然的内心的安住。 你的心没有在身体上,你的心没有在头脑里,你的心几乎没有在属于物理世界的任何地方。 在那个片刻,你的心似乎超越了尘世,来到了一个内在的浩瀚,这就是实相三摩地的状态。 它是全然解脱的,解脱于这个物理世界,解脱于你的身体和思想,解脱于你的情感。 在这样以圆满次第、非概念的法身入睡当中入睡,这就是将死亡带入修行之道。 睡着的将是你的身体,睡着的将是你的思想,而你这超然的意识将保持清醒,几乎不需要睡觉,它看着你的身体在睡觉,它看着你的梦境在发展,但它是全然超越的,它是宁静的、浩瀚的。 这种境界在一开始的时候几乎不能达到,它其实是一个相当深奥的境界。 只有在你清醒的片刻,你能够安住在浩瀚当中。 禅宗有一句话,叫“醒梦如一”。 我们经常听到有另一句话叫“梦醒如一”,也就是说你在梦中跟醒着一样,好像没有睡。 好像身体在睡觉,你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 但禅宗讲,你在“梦醒如一”以前,你先要达到“醒梦如一”。 “醒梦如一”是什么意思呢? 你要在醒着的时候,看见醒着的世界像一个梦。 唯有一个人达到内浩瀚的时候,他忽然看到身边的世界如一个梦,自然的,没有任何造作的,没有任何幻想在里面的,他天然就看到醒着的世界像一个梦。 只有当你“醒梦如一”的时候,你的境界才能渐渐深入到“梦醒如一”。 以至于你睡着以后,你也达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你睡着后,你仍然发现你是清醒的。 所以这两个醒着和梦里的境界,变得相互连通了。 当你在梦中能够保持意识的浩瀚,保持意识的纯粹跟超然,你忽然发现内外一切的现象、世界、众生、主尊跟眷属都融入了你的心间。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睡着后他的能量全部会下降到心轮,这时候你如果保持一份清醒,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开始融入心轮。 我们醒过来的时候,这个过程正好会倒过来,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从心轮展现开。 这个大家可能还没有经验,这只有在你对睡眠有意识的时候才会有,你只会经验到前半段,也就是渐渐入睡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人渐渐向内沉下去了,你在向内沉入某一个地方,很深的地方,你在向下沉。 这不是别的地方,就是你的心中。 你甚至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往里沉进去了。 而当你醒过来的时候,你也是从心里慢慢地打开世界。 所以密宗讲,一个人进入无梦睡眠的时候,他的能量中心在心轮,这就是当你在睡着又保持一份清醒的时候,你将会感觉到整个世界的一切一切,渐渐会消融到心间了,消融到心间的一个种子字了,消融到心间的一个点了。 你让它消融,然而你保持清醒,让一切都消融到心间,但你却是清醒的,你这个清醒的意识没有在世界里,也没有在身体里,没有在头脑里,哪儿都不在,它几乎是超然的无法描述的一个意识体验,但你会实际地体验到,如果你在睡眠中保持清醒的话。 这就是莲师讲的以睡眠为死亡道用的一个教导,这个教导极为深奥。 苏醒瑜伽第二:醒时瑜伽:醒时与出生极相似,因此一睡醒立刻思惟:从圆满次第空性中,觉性无碍的矗立。 这是在净化出生。 然后,应该了解因果的要点,将自己所做的任何善行用于关键上,这比其他增益法更重要。 第二个,在苏醒的时候,无异于再次投生。 你醒过来的时候,你再一次从心轮慢慢展开,你的心轮在慢慢向外展开,以至于你发现这个世界都苏醒了。 一觉睡醒的时候,你从圆满次第空性中,觉性无碍的矗立。 ,你将会净化再次投生,这跟你转世投生的经验是一样,渐渐地,从圆满次第中忆起那无碍的明觉。 圆满次第是什么? 圆满次第就是能量融入中脉并且上升到顶轮。 当你的意识上升到顶轮的时候,它再一次融入明觉融入光,融入那个浩瀚当中。 所以每次当你醒来的时候,你的意识开始向上升,从心轮开始向上升,再一次升入最清醒的状态。 当你的意识达到头顶,你就完全清醒过来。 在投生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你从无意识的死亡昏迷当中,达到完全清醒的时候,就是你从娘胎里出来的那个片刻。 了解因果的要点,将自己所做的任何善行用于关键上,这比其他增益法更重要。 这个时候你将会明白因果是如此的准确,也许你在无梦睡眠里的时候,因果的现象显得戏剧化,那些梦境是如此的戏剧化,你几乎无法准确地把它们对应起来,但是当你渐渐清醒,回到这个醒着的世界的时候,因果会以更加准确的方式,有序地呈现——你曾经做过的事,你曾经心里面的想法,都成为了未来生活的种子,它们会有序的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依次展现在你实际生活当中。 所以一个人一旦清醒,他会发现他所有做过的事,都会成为未来的种子。 无论你对这个种子的因果连接是否有清晰的认知,它们都将会无一例外而且无一渗漏的展现出来。 所以莲师讲:在这个时候你要谨慎你曾经的任何行为,谨慎你所有的言思行,因为它都会成为未来的种子。 而你现在醒过来了,看到你身边的世界,看到你身边的人,你要领会的是什么? 你要领会的是:曾经的因是什么? 你身边的人突然间嫌弃你了,你碰到的事情突然间发生阻碍了,你真正要做的并不是去规避它,回避它,真正要做的是发现这些事前面的因是什么? 当你能够回顾、总结出经验,你就知道你不应该再做那样的事,因为你知道你再做下次还会有同样的事回来,还会有同样的回应及灾难回来。 所以莲师说:这比任何其他修持都更能增益修行。 你要开始总结你碰到的这些事,它们的因与果的关系,而不是抱怨,抱怨我为什么现在这么痛苦、这么倒霉,要以智慧的心态来总结这些事,发现它们最初的起因是什么,以避免未来你犯同样的错。 这是真正的修行,这比闭上眼睛禅定两个钟头、三个钟头、一整天,都来得更加的睿智。 因为禅定仅仅是增加你的定力,一个稳定的回到中心的力量,它还没有观的力量,它是一个止的力量,但是你要在你生活中产生这个观。 大家可以去看王先生凤仪的书,在那里你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你将发现你碰到的这些事的前因,跟你家庭成员的前因,跟你儿女的那些前因,跟你工作关系中的各种前因,而你将发现这些前因非常有价值和启发性,没有莫名其妙来的人,也没有莫名其妙来的事,每件事都会造成未来的结果。 所以灵性的修行不完全是打坐、冥想,它更应该是莲师提到的更生活化的一件事。 如果盘起腿来、闭起眼睛就是修行的话,那是对修行的巨大误解。 真正的灵性的修行应该是在实际生活当中。 饮食瑜伽·生活中培养福报的方法此外,黎明时,将食物的净分散布到脉眼,污浊向下输送,所有脉孔完全净空的这时候,任何外内密的过失以及功德较容易生起,于是,中脉中生起智慧气,诸大种生起大乐,心中生起无二之本智。 服用药物防护疫病时需要空腹也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正等正觉佛陀在黎明时现证圆满佛果的原因。 第三、饮食瑜伽:必须结合密咒的灌顶,如果修生起次第,则加持食物成智慧甘露,腹中生起本尊,像这样以融入本尊的方式享用食物。 如果是净治除障,则加持食物成为智慧甘露,观想在自己心中有六道的种子字,然后以烧尽种子字的方式享用饮食。 如果修双运,则加持食物成方便智慧无二无别的甘露,以禅定的方式享用食物。 如果修圆满次第,则加持食物成为显空俱生的智慧,于法性中享用法性。 总之,如果安住于所修持的三摩地,与彼无二无别地享用,则所吃的任何食物都会成为成就三摩地的因。 黎明时,将食物的净分散布到脉眼,污浊向下输送这点密宗很注重,一个在修行冥想的人,他应该很注重身体及跟养生有关的东西,要对身体非常敏感,每天要定时排出不纯净的部分。 瑜伽里提到,你每天应该有两次大解的时间,一次都嫌少,彻底排出身体中不纯净的部分。 当你摄入食物的时候也应该谨慎,密宗对这一点极为严苛,甚至认为那个制造食物的人都要守戒。 如果给你做饭的是个破戒的人,你都不应该吃那食物,因为你吃下去的东西也会沾染到那些破戒的能量,它们会影响到你。 密宗甚至说,一个破戒的人如果在上游洗手,你都不能在下游用那个水。 当然这是象征性的比喻,可见多么重视那个摄入的来源。 你可以在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里找到非常多类似的说法。 他们对被选出的小活佛的食物极为谨慎。 密宗有个说法,一个活佛在被寻获以后,七岁之前,必须谨慎他的食物,如果在七岁前没有吃脏东西的话,他此生将会延续着上一生修行的终点,开始起步。 也就是他前世修行到某个地方,这一世将会延续下去,用不着重头来过。 而一个被寻获的小活佛,如果在七岁以前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所谓脏的或破戒的污染的食物,那么这东西无形当中会遮蔽他的心灵。 遮蔽到多少程度,没有人能够具体了解。 也许会遮蔽许多年,五年、十年,也许在他未来十几岁、二十多岁,这些年中都无法恢复到前世达到的地方,那个损失将会非常巨大。 因此密宗会把那些转世的小活佛立刻从父母身边带走,带到寺院里去,因为寺院里的生活条件可以保证他们是纯净的。 这对他恢复前世达到的那个成就非常有帮助,他的心灵不会遭受不必要的蒙蔽,尤其是来自食物和环境的。 密宗在这一点上非常考究,黎明时,将食物的净分散布到脉眼,污浊向下输送,所有脉孔完全净空的这时候,任何外内密的过失以及功德较容易生起,所以当你的食物是纯净的,你的能量就是纯净的。 你的能量纯净,那么进入脉的能量也将是纯净的。 而当你的气脉纯净,你整个的心灵也都将是纯净的。 所以为什么二次大战的时候,那些得了肺结核的人,要到瑞士去疗养,当时肺结核没有药物以治疗,是必死的病。 但是一旦到瑞士疗养,就有可能会好起来,因为整个环境清新怡人,呼吸的空气都是新鲜的,带着芬芳的,这样的空气进入肺部后,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肺结核有可能会好。 而同样的道理,当你摄入的食物、你的环境是纯净的,你的能量你的气脉都将是纯净的,你甚至不需要过分的修炼,就将展现出气脉的能力。 所以为什么寺院里的小活佛很小就展现出了一些常人没有的灵感直觉,因为他干净,他摄入得很干净,他的能量就很干净。 他从小内在、外在都很干净,心灵没有被蒙蔽,所以本有的功能就可以展现出来。 一般四岁前的孩子很容易有超常的直觉力,但四岁后就没有了。 为什么? 因为四岁后你受的污染增多了。 但是一个寺院的孩子就不一样,他在寺院一直生活到二十几岁,甚至更久,在他青壮年后才有能力出去云游,在这以前,他一直在寺院里——一个封闭的纯净的环境,象牙塔。 所以他内在没有受到太多的污染,他那些直觉没有被过多的蒙蔽,他的外内密、善跟恶都容易呈现,直觉或过失和错误都容易呈现出来、释放掉。 于是,中脉中生起智慧气。 他很容易中脉就畅通了。 那些从小在寺院长大的僧人,甚至不需要修炼,他的脉都是通的。 气为本智。 脉通了,意识就上升了,意识上升就是一种智能,一种明辨的能力,明觉。 诸大种生起大乐什么叫诸大种? 地水火风空,四大加一大空,身体是由这五大组成的,是你的种子,你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空这五样东西合成起来的。 当你的身体是纯净的,当你摄入的地水火风空每一种元素都是纯净的,你的身体自然就会处于一个大乐状态,就好像躺在沙滩上做日光浴一样,非常舒服。 你内在外在都是那么纯净、通畅,你自然会觉得舒服。 甚至不需要躺着,你站着都觉得舒服。 这叫诸大种生起大乐,是身体处在最佳状态的一个体验。 这种感受我们只有在青少年时才会有,无缘无故就觉得很开心,会向天空双脚起跳,因为身体很轻盈很快乐,这就是身体的大乐。 当你身体乐了,心就没有束缚,就变得更加轻盈了。 心中生起无二之本智。 服用药物防护疫病时需要空腹也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正等正觉佛陀在黎明时现证圆满佛果的原因这时候你的自心自然就向高高的地方飘扬,它成为一种觉性、光明,这就是为什么说密宗是上帝在人间最成功的一次实验。 (这里的上帝是指神圣源头或源头的人格面)整个密宗的体系尤其是转世活佛的体系,极大的保护了这些在进展中的灵魂。 他们不需要在一次次转世中,重复过往岁月中的修行,他们出生不久就被上一世的寺院寻找到,从小到大都生长在一个非常纯净的环境里,他不需要太多的修炼,就能够达到自然的中脉升起,意识自然的达到明觉。 所以你看那些小活佛是从小玩到大的,并没有怎么太用功,也没有天天打坐禅定或闭关,但到了二三十岁以后,他内在的东西好像一棵树一样,自然的就长成了。 这是因为环境保护他一世世的修炼能够延续下来,没有受太多的挫折,走太多的弯路。 这也是服用药物防护疫病时需要空腹也是这个道理。 什么目的? 让你身体的五大种,处于最干净的状态,一个人如果能让身体内在处于极度干净的状态,你自然就能达到灵性的觉醒,你甚至不需要费太多力,这也是为什么佛陀在黎明时彻悟觉性的原因——在那天黎明时分,佛陀的状态是最好的,前面几天他虽然昏迷,但喝了牧羊女的牛奶,他身体恢复了活力,又在树底下静坐了一晚,休息好了,当黎明到来时,他身体苏醒过来,就立刻证悟了正等正觉成佛,因为他身体当时处在一个最佳状态。 当一个人的身体处在最佳状态,是他最容易觉悟的时候。 密宗深深的了解这一点,因此穷尽一切办法首先让你的身体处在最佳状态,也想了很多在你身体受了一定污染后补救的方式,下面我们来看这些方式。 然后食物消融到本尊的口里面。 第三、饮食瑜伽:必须结合密咒的灌顶,如果修生起次第,则加持食物成智慧甘露,腹中生起本尊,像这样以融入本尊的方式享用食物。 如果是净治除障,则加持食物成为智慧甘露,观想在自己心中有六道的种子字,然后以烧尽种子字的方式享用饮食。 如果修双运,则加持食物成方便智慧无二无别的甘露,以禅定的方式享用食物。 如果修圆满次第,则加持食物成为显空俱生的智慧,于法性中享用法性。 总之,如果安住于所修持的三摩地,与彼无二无别地享用,则所吃的任何食物都会成为成就三摩地的因。 但我告诉你,密宗更聪明,它在你每天的生活当中,就让你开始净化你的五个元素。 首先是饮食。 你在每天饮食的时候,你要结合密咒。 有一个密咒专门是可以净化饮食的,就是《六道金刚咒》:啊、阿、夏、萨、嘛、哈。 你在饮食的时候可以念,食物就受到了净化,而这净化是第一步。 你要观想你的腹中有本尊,有佛,而你吃下的食物在融入佛的口中。 这就变成一种供养,它不仅仅供养了你个人的身体,它也供养了你内在本尊的身体。 所以你的供养可以积累福德福报,它不单单是净化,甚至是一个积累福报的行为。 或者像天主教徒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今天的食物! 当你说感谢上帝的时候,你也是在净化那个食物,以神圣的力量净化它。 如果是净治除障,则加持食物成为智慧甘露,观想在自己心中有六道的种子字,然后以烧尽种子字的方式享用饮食。 或者你也可以想你的心间是六道的众生,你不仅仅供养的是十方诸佛菩萨,你供养的也是所有饥饿的众生。 在你吃的时候,你吃下去的食物也在填满饥饿的众生,你也在供养他们。 密宗伟大的成就者,黄教的宗喀巴大师能够在禅定里面见到文殊菩萨,而且可以和菩萨交流,经常讨教各种问题。 有一天文殊菩萨忽然在他禅定中自动显现了,跟他说:你现在有寿命障碍,你要赶快修供曼扎,而且要修十万。 什么叫供曼扎? 就是取一个铜盘,把各种各样的珍珠玛瑙、金银琉璃、食物等等一圈一圈的撒,曼扎盘有很多层圈,每一圈都有象征,最大一圈象征法界众生,中间小一些的圈象征人道,再中间的象征鬼道等等,每一道都有一个圈,最上面是佛的净土。 供曼扎的时候,意味着把所有的食物、金银宝贝等等都要供养整个三界、十方世界的天地人神。 当时宗喀巴大师已经是黄教的大祖师了,而供曼扎是小喇嘛的基础修法,但文殊菩萨跟他讲:你要修供曼扎,你的福报不够。 供曼扎可以增加人的福报资粮,因为你在供养十方众生,上至佛陀,下至鬼道等等一切的众生你都在供养他们,你念咒语把这些食物和财物以象征的方式撒给他们,所以这是积累福报的一个前行修法,因为你没有福报根本就没有办法修行,修行需要很大的福报。 你没有福报连自己都养不活,就谈不上有什么精力和时间修行,只能拼命的挣钱养活自己。 密宗认为一个真正要修行的人,先要培养福报。 所以宗喀巴每天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来到一处河滩上修供曼扎。 据说他修的时候,托的是一个最大的铜盘,再加上珠宝水晶等,很重很重。 他手托着,用大拇指下面的这块肉擦曼扎盘,据说他大拇指擦破了,又把手腕内的皮肉擦得破开,骨头都露了出来;他再用手侧面来擦,手侧摩伤了,又换用手背来擦,可想而知他十万供曼扎修得多么深! 三四年后,文殊菩萨终于在禅定里跟他说:你修满了,福报又增加了,寿命可以延长了。 还有更简单的供曼扎:你在吃饭的时候,想着你吃进去的食物,供养了里面的佛,供养了里面的十方众生,你就也在积累你的福报。 你每天的饮食就可以让你变成一个修行的瑜伽士。 所以密宗很善巧,它让你每天的吃饭变成一种修行,既净化了食物,又滋养了你的身体,而且能够做一个类似供曼扎一样的供养行为。 如果修双运,则加持食物成方便智慧无二无别的甘露,以禅定的方式享用食物。 也就是你把你的食物供养给你内在的阴跟阳两面,每个人内在都有这样的阴阳两面,而双运就意味着阴阳的合一。 你不仅仅供养了你性别的那一面,如果你是男人,你也供养了你女性的一面;如果你是女人的话,你也供养了你男性的一面。 而当你供养了你的对立面,男性或女性面的时候,也意味着你在给你未来的婚姻做铺垫,为未来的男人缘、女人缘、善缘做铺垫。 这对你有神奇的帮助,你将变得更加稳定跟平衡,因为只有内在男女两面、阴阳两面变得平衡的时候,你才是最稳定的、最平衡的。 而你也将为你未来婚姻当中善的那一面种下种子。 如果修圆满次第,则加持食物成为显空俱生的智慧,于法性中享用法性。 也就是你让你的食物融入最终的法性源头,融入空性,这为你将来证悟空性埋下了种子。 因为一切的东西都在你里面,你的父母,十方的众生,十方的贤圣,你未来内在的另一半、内在的阴阳面,都在你里面,你真正最深处的空性、法性、永恒也都在你里面。 当你用食物来供养你内在的所有这些面向的时候,你将积累下很大的福德和善根。 所以大家可以尝试,这个方式既是净化,又是供养,并且能够为未来种下善根。 当你在吃饭、喝水时,你都可以这样观想。 总之,如果安住于所修持的三摩地,与彼无二无别地享用,则所吃的任何食物都会成为成就三摩地的因。 你这样做,它就会成为一个因的种子,甚至会为你未来三摩地的修行种下种子。 对食物的净化就是念这个《六道金刚咒》,如果不会念,念佛、念《六字大明咒》、念观音菩萨,天主教徒念上帝,都可以净化它。 这样净化的食物吃下去后,你要观想你内在的各种方面,众生的一面,贤圣的一面,空性的一面,三摩地的一面,所有这些面向,你可以观想你的食物瞬间都在供养它们,圆满的供养它们,这样你就为你未来的成就甚至未来的福报种下了善的种子。 文殊菩萨都建议宗喀巴重修供曼扎,可见供曼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不可缺少。 你没有福报的种子,未来无论修行还是生活都不会很太平,因为缺少因地的善的种子。 无论念观音念上帝念佛陀,都一样,祂们都代表神圣力量,神圣力量没有任何差别,如果你带着虔诚的心,那个力量都会净化你的食物。 印度教徒可以念“罗摩”,念“克里希那”,念“Shive”来净化它。 密宗可以念“啊、阿、夏、萨、嘛、哈”,念“唵嘛呢叭咪吽”,念莲师心咒“嗡啊吽 班杂 咕噜 贝玛 悉地 吽”来净化它。 希望大家也要为你的未来种下福报跟善根的种子。 你在每一次饮食的时候,都观想你的内在有贤圣三界,观想食物都进入了你的空性,进入了你的阴阳两面,进入了你内在所有的众生的口中,进入你内在所有贤圣的口中,如此你未来的福报就会自动增加,这也是积福报的最最善巧的方式,莲花生的这个方法非常棒。 相续瑜伽·平等的看第四、相续瑜伽:如理修道的瑜伽行者,于一切时中心里没有烦恼,所以需要依靠特殊的善巧方法,认识一切现起的烦恼,将之用于正确的修行道。 此外,烦恼的根源是五毒,所以将五毒用以为道的方法是:当自己生起强烈的贪欲时,要以正念降伏,认出这烦恼,然后思维贪欲从何因而生? 是因见到令人喜欢的女子、男子或珍宝等外缘,产生贪爱之心而生。 此刻,贪欲的忧恼就像洪水猛烈地奔流,最后,心识粗鄙散乱随逐于过去娴熟的习气中。 辨识烦恼的方法是:令人百般欢喜的外缘也是心所造作的。 如果不是自心所造的话,自己的好友就不可能被其他人当作仇敌。 自己的贪爱是从心所生,而显现为贪欲,就像从空无的天空中出现风一样。 现在,要说的是观照贪欲的体性,而用之于道。 安住于:令人欢喜的外缘和贪爱的心,二者无分别之故,在没有任何本质的空性中,显现为乐的相状,转化为乐空不二的体性。 (而)贪欲究竟的体性就是妙观察智。 同样的,观照嗔怒的体性而安住其中,本质空,显现为明,如实了悟明空不二的体性。 嗔怒的究竟体性就是大圆镜智。 这个是正行了,刚才讲到的是前行。 什么叫前行? 就是准备工作,供曼扎是准备工作,你积累福报,净化食物等等都是准备工作,就像文殊菩萨对宗喀巴讲的那样,这极为重要,你要积累福报,否则很难顺利的修行。 这个准备工作大家如果做得完善,每天吃饭都这样观想,三年后就会积累下很大的福报。 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积累福报,不一定非要到外面去施舍、做义工等等,当然做义工帮助别人也是积累福报的一种方式,但是那个方式不能够随时随地,而这个你每天吃饭喝水时都可以进行,随时随地可以积累的。 当你积累了这些前行,你就有资格或条件可以进入正行。 也就是你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莲师没有说在打坐中,当然打坐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更注重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在游玩当中,甚至在睡眠当中,在看书、看电脑、走路当中。 你所产生的任何烦恼,包括喜怒哀乐,不仅怒和哀是烦恼,喜和乐也是烦恼,也是一种情绪变化和现象,如理修道的瑜伽行者,于一切时中心里没有烦恼,所以需要依靠特殊的善巧方法,认识一切现起的烦恼,将之用于正确的修行道。 什么叫特殊的技巧? 前面已经讲明了,就是能够让你处于某种超然的意识经验里,只有在超然里你才能完整地经验你个人的包括周遭的一切,也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讲到的全观。 你的意识经验是平等的,并没有聚焦在你个人的思想烦恼上,你是平等的看着你个人和周边环境,完全平等,这种看里面没有聚焦,没有焦点。 只有当你平等的看,你的看才能真正平等。 这个话好像有点拗口,你不会把你的烦恼看成是一个无限扩大的事,你总觉得自己的烦恼是非常重要的,而别人没有饭吃你都只是一笑而过。 你看到一个断腿的乞丐在乞讨,你顶多可怜同情下,不会因此在心里升起烦恼,而你自己也许只是衣服上掉了个扣子都会很烦恼。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的看是不平等的,你对自己的占了百分之九十九,对周围的只占了百分之一。 无论别人身上发生什么,对你来说分量很轻;无论你自己身上发生什么,对你来说分量都很重。 而当你在超然的看的时候,你的看第一次变得平等。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员中会有这样的现象——一旦你达到一种超然的意识状态的时候,看到新闻里埃塞俄比亚的穷人你会流泪会痛哭。 不是那些灵修的人心变得如此敏感,而是他们的心变得平等,他们的心开始能够感同身受了,看到新闻中的难民,突然间就悲从中来。 那个饥饿和痛苦,似乎不是发生在电视中的难民身上,而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所以当你的看拥有这种平等的能力的时候,你的慈悲会自动的展现出来。 这不会拉低你的频率,反而会升高,因为慈悲是高频率的。 慈悲并不是忧郁,忧郁是低频率,慈悲是非常高的频率。 当你拥有平等的看的时候,你才有能力对你个人的烦恼有一个超然的觉知,而不是过分注重自我的觉知。 当你是超然的,你的烦恼就不会给你带来过分的冲击,它就像事实本身那样平常。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有能力面对自己,变得超然、平淡起来,你心里产生的这些烦恼不会再像一个巨大的浪头压倒你。 你会客观的看到它仅仅是一个烦恼,你会客观的看到它渐渐地升起来,然后又渐渐地飘离了。 所以这种平等的看,变得如此的有价值。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克里希那穆提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反复的在讲全观,因为全观意味着一个没有焦点的平等的看。 你一定要找到那个诀窍,莲师在这里没有详细讲是什么诀窍,只是说应透过特殊技巧或诀窍辨识。 他用了“辨识”,而不是“聚焦”或是单纯的“看”,实际上这个词非常类似于全观,一种辨识的心态,一种平等的看的心态。 所以他认为这种辨识的心态是一种特殊的技巧,关于这个特殊技巧,莲师详细的探讨了关于看到五毒的五个技巧,极为深奥,我们下一讲再详细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16 14:08: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