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内容: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弟子陈九川卧病在床。 王阳明问他:“生病这件事,正确面对它很难,你感觉怎么样? ”陈九川回答:“这个功夫确实很难。 ”王阳明说: “常快活,便是功夫。 ”一个人在面对自我的负面情绪,以及生活中的打击时,依然保持乐观阳光,这需要经过岁月的历练,和真正的修为与领悟力。 首先,不要什么都试图以抵抗的方式来面对。 有时出击是必要的,但有时是完全不必要的,也许可以用更善巧的方式,或温柔的方式来处理,结果会好得多。 其次,在明知力量不足以反击的时候,抱怨和抵抗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雪上加霜。 那应该如何面对呢? 不妨尝试对负面影响无动于衷,不予回应,它们就无法真正碰触到你。 庄子曾用“呆若木鸡,战无不胜。 ”来形容。 禅宗也有“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之说。 这种接受的心态并不是一种自我麻醉或自欺欺人,而是出于理解。 当你能理解他人的处境,理解他人的心智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时候,你就会选择宽容和慈悲。 这是很自然的。 就如同,你不会和一个孩子计较,你也不会和一个成年巨婴计较。 你不会和一个暴力的精神病人计较,你也不会和一个暴力的初级灵魂计较。 你完全能理解他的灵魂现阶段的发展就是这样的,这也是你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阶段。 所以你完全能理解。 理解他的无知、理解他的粗鲁、理解他的暴力和愚昧。 所以,你选择理解和宽容。 如果能启发,你甚至会选择给他启发。 因为他的暴力迟早会回到他自己的身上。 业力法则就是这样。 这是一定的。 他在心智的成熟度上还是个孩子。 所以,你会出于理解而原谅,并且放下他,走开做你自己的事。 当你理解并宽容时,心就放松下来了,意识就不会受现实刺激的影响,依然乐观和阳光,心智才能保持宽广和明晰的稳定状态。 此时,智能就不会受到负面环境的拖累而变得狭窄化。 曾有研究表明,每当心智狭窄化,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情绪也不会因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失落、惊恐等各色情绪化的过激反应,而过激总是会铸成大错。 旧错生新错,愤怒、懊悔。 事情自然会向越来越糟糕的方向发展。 反过来,当意识和心态都能保持乐观和阳光,智能就会更加明晰、稳定,一条正向的道路就自动展开了。 也许是新机缘的出现,或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出现,或意想不到的新情况,等等。 心智将会在新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启发,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事物会开始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因为,你的世界永远都是你心灵的反映。 你是什么,你的世界就会是什么。 你阳光,你的世界就会慢慢阳光起来。 阳光的人,阳光的事,都会自动出现。 你阴暗,你的世界也会阴暗。 阴暗的人,阴暗的事,都会开始围绕你。 所以,王阳明说: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要创造你自己的世界,就要下这个功夫。 当然不会一蹴而就,功夫要经过岁月的历练才能结晶。 但语言总是不足以描绘真正结晶的东西。 大概唯有诗句可以神似:愈久弥坚,愈久弥深。 百炼成金,光始耀。 久酿成香,沁人心。 ~~~夕阳随笔。 2021. 5. 25 发布时间:2023-06-14 13:31: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