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轮 回 内容: 轮回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诸比丘! 由于不能彻知四圣谛,你我长久以来,皆迷失于生死轮回!」(见《相应部》56. 21)在《弥兰王问经Milindapa? hā》第六品九经:「大王,比如有人食熟芒果后种植其核,从此生出一大芒果树而结果。 其人再食彼熟芒果后又种植其核,从彼又生出一大芒果树而结实,似此则其树之终尽不可知。 大王,生于此者即死于此,死于此者即生于他处,生于他处者即死于他处,死于他处者又生另一处亦复如是。 大王,如此即是轮回。」在《杂阿含938经》中佛指出,我们从无始以来,生死流转受苦所流的血泪,比四大海洋的海水还要多。 「佛告诸比丘:于意云何? 恒河流水,乃至四大海,其水为多,为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流泪为多? 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说义,我等长夜轮转生死,流泪甚多,过于恒水及四大海 。 佛告比丘:善哉! 善哉! 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流泪甚多,非彼恒水及四大海(能比)。 所以者何? 汝等长夜丧失父母,兄弟,姊妹,宗亲,知识,丧失钱财,为之流泪,甚多无量。 汝等长夜弃于冢间,脓血流出,及生地狱,畜生,饿鬼,诸比丘! 汝等从无始生死,长夜轮转,其身血泪(所流)甚多无量。」在《杂阿含266经》佛悲痛地道出轮回的苦:「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 比丘! 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 如是,比丘! 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 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 诸比丘! 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 随色转故,不脱于色。 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 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是因我们为无明所盖,贪爱结所系,不知五蕴的生灭性质与过患,也不知出离。 如此,我们随着色相而转,随着感受而转,随着想念而转,随着诸行而转,随着意识而转,不能超越五蕴,不能脱离生死流转。 众生轮回的地方是三界;即欲界(Kamabhūmi),色界(Rūpāvacarabhūmi),和无色界(Arūpāvacarabhūmi)。 详细的分有三十一界:即四恶趣地,七欲善趣地,十六色界地和四无色界地。 这些有情,形态各异,寿命长短不一,而且数量无限。 他们统摄于三界、四生(胎、卵、湿、化)、六道、九有情居(九众生居)、二十五有1、二十九有(见表2. 1)、三十一界2之内。 这些芸芸众生皆有生死,依四食3而住世。 我们在三界里轮回,麻木地只是跟随自己的欲念造作各样的业,从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冷静地来观察一下或思惟一下。 这无休止的轮回本质是什么? 它只有苦。 在《相应部》,第五新旧品里佛说:「凡任何由身业、语业、意业之灭尽而解脱者,诸比丘! 此即称为业之灭尽。」要脱离三界轮回就得将业灭尽,那即是苦的灭尽之道,要灭尽业就得修八正道(Ariya atthāngika magga):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是所有的修行人要走的道路,粗分是戒定慧三学,细分是三十七菩提法,两者是密切联系的。 发布时间:2023-06-12 18:39:0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