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勤如意足 内容: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2 勤如意足诸比丘! 比丘若依于勤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此名为勤三摩地。 彼对未生之恶乃至对已生之善法为令住、勿忘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之,起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 此名之为勤行。 以勤,修三摩地,而是勤行,诸比丘! 此名为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106-107)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勤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诸比丘! 以何为勤,过分退缩耶? 诸比丘! 勤,与懈怠俱行、与懈怠相应。 诸比丘! 此名之为勤,过分退缩。 诸比丘! 以何为勤过分精勤耶? 诸比丘! 勤,与掉举俱行、与掉举相应。 诸比丘! 此名之为勤过分精勤。 诸比丘! 以何为勤,于内为收耶? 诸比丘! 勤,与惛眠俱行、与惛眠相应。 诸比丘! 此名之为勤,于内为收。 诸比丘! 以何为勤,于外为散耶? 诸比丘! 勤,依外之五妙欲扩散。 诸比丘! 此名之为勤,于外为散。 乃至 诸比丘! 何为比丘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耶? 诸比丘! 于此有比丘,善持光明想,对昼日想善摄持。 诸比丘! 如是比丘为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 118-119)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梵 vīrya-samādhi- prahāna-sajskāra-samannāgata-rddhi-pāda,巴 vīrya-samādhi-padhāna-sajkhāra-samannāgata-iddhi-pāda),由不断止恶行善力发起之禅定。 又作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勤神足、精进神足、精进如意足、进如意足。 此勤之意是依勤行(四正勤)努力精进达成三摩地,就像想做一件事或去一个地方,如果不规划、准备及执行,所有的事情或旅程就无法有一个激活开始,只停留在想要做、想要去的阶段,套一句话说:「坐而说,不如起而行。」开始作已成功了一半。 勤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是勤三摩地的目的,同样的是必须除却五盖,其内容与欲如意足相同,请参照欲如意足对五盖的详细说明与操作。 发布时间:2023-06-09 18:24:1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