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色,不相应行及无为法 内容: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四节 色,不相应行及无为法有质碍的诸法调色。 色有显色和形色,显现分明之色彩为显色,如红黄等。 体势各别之形量为形色,如长短方圆等。 还有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的无表色。 此色有五根五境及法处十一种。 (一)眼根:以青黄等色为所缘境,令眼识生起之作用。 (二)耳根:以声境为所线,令耳识生起之作用。 (三)鼻根:能嗅香具之境,令鼻识生起之作用。 (四)舌根:能尝甘辛等味,令舌识生起之作用。 (五)身根:能触涩滑等境,令身识生起之作用。 根能生义、境长义。 此五法有胜用增上力,能发起眼等五识令缘取色等五境。 色声香味触是眼耳鼻舌身五识所缴的五境。 法处:此法是第六意识所缘,亦名无表色,无形无相不能表示,乃属心力所摄持。 百法的第四位是不相应行法,指不与色相应,不与心相应,但是色心诸有为法上生灭流转国果分位差别相状。 又非离色心心所三法,别有实体。 但为第六识所缘境,而于上三法之分位建立之假法。 非质碍线虑故名不相应;生灭无常故日行。 相应行谓造心所与心正相应,不相应行即不与心相应。 前三为实,依此三法而假立也。 百法的第五位是无为法,无为是无所造作,因为对有为法的无常变坏因缘造作,而言无为无所造作,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的法性,相待而立无为名,即是真理之异名。 此无为法体性甚深,若不约率以明,无由彰显。 故依前四位断染成净之所显示,能显四种是有为,此所显的一种是无为。 但此无为非名言诠解所及,情识之所测,为显有为虚伪而假名安立此无为之真实。 发布时间:2023-06-09 18:06:2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