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的十力 内容: 佛的十力一. 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就是现在. 当下的意思。 非处:就是今后. 未来的意思。 就是佛善能知道众生现在. 当下所做的一切业,在今后与未来能导致什么样的果;现在. 当下的业力,可以把众生牵引到今后. 未来的什么样的生存境界中去。 佛的这种预知因果未来发展的能力,就是知是处非处智力。 也可以说是佛的预知智力。 因为佛有究竟圆满的出世间的智慧,佛掌握了宇宙生命现象的一切生灭法。 所以佛能够依这些法,对一切众生当下所做的业,进行科学. 合理的逻辑推理与透彻的分析,得出众生当下的业,能在未来导致什么样的果报。 并非是佛能够用眼睛看到众生的一切果报。 所以说是佛的预知智力。 二. 知业智力佛能清楚地知晓,并能详尽地解释出,一切众生当下所受的业报,是因从前何业所导致的。 三. 定智力1. 佛具有圆满的究竟智慧。 佛可以运用这些智慧,抵御一切世间虚妄不实的事物,对其身心的诱惑与恼乱,无时无刻不处在湛深的. 永恒愉悦的禅定之中。 2. 佛能知晓一切众生的不同心力。 众生的心力无论是集中. 涣散,还是软弱. 强大,佛都能一一知晓。 佛能够知晓不同心力的众生,通过佛法的修行,能够发挥多大的心力功能,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定境。 因此,佛才能因材施教,乘性教化不同根性的众生。 这就是佛的定智力。 四. 知根智力众生在无数次的生死轮回中,做了许多的业。 这些业逐渐地养成了众生不同的品性与习气。 而且受这些业力的牵引与支配,生活在不同的境遇里。 形成了他自己的人品性格,众生不同的品性. 习气. 人品性格,就形成了众生不同的根器的差异。 不同根器的差异,由善. 恶搀杂在一起,一但遇到外援的引发,它就会显现出来。 遇恶的外援的引发,就会显现出恶的根器;遇善的外援的引发,就会显现出善的根器来。 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世间有无数的众生,也就有了无数不同的众生根器。 这些众生的跟器,错综复杂地搀杂在一起,能够相互促进. 相互增强. 相互制约。 佛有对一切众生的行为. 人品. 性格. 习气的洞察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知根智力。 五. 欲智力六道众生生死相续. 轮回不止的主要原因是:欲。 因为,一切众生皆从欲而生。 众生如果没有欲的生起,也就不会有后来欲的破灭,也就不会有生死相续,也就不会有生死轮回。 佛有对众生一切的起心动念,一切的欲望,洞察无误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欲智力。 六. 界智力佛能知宇宙法界内外的,一切生灭的或不生不灭的境界。 及其这些境界的性质与缘起,都在佛的掌握之中。 佛的这种能知一切境界真象的能力,就是界智力。 七. 知至处道智力道:是修行方法。 至处道:是究竟解脱的修行方法。 佛能够对一切可以使不同根性的众生,带入无上解脱之道的修行方法,和训练各类众生心力与智慧的途径,都能够了如指掌。 佛能知什么样的修行方法,适合什么样根性的众生。 众生乘性依法修行,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佛都一一知晓。 这种对修行解脱方法的深切认识,就是佛的知至处道智力。 八. 宿命智力宿:是过去. 曾经的意思。 佛不但对自己过去生的业,怎样的生死轮回,怎样的修行解脱,怎样的转凡成圣的过程一一明了。 而且对一切众生的过去生,所做的种种业,都能够了如指掌,了了分明,如同自己的事情。 佛的这种能力,就叫宿命智力。 九. 天眼无碍智力天眼:是佛的一种对宇宙诸法的,湛深的. 极奇细致. 微妙的观察能力。 佛的这种观察能力,不会受宇宙诸法所限制,不会被世间一切虚妄不实的事物,所恼乱心志,迷失自我,而坠入颠倒之中。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法,都不能逃过佛的这种:究竟圆满的妙观察力。 这种佛的观察力,就是天眼无碍智力。 十. 漏尽智力漏尽:是心性的染污与烦恼全部止息,永不在生起的意思。 世间的一切凡夫众生所做的种种业,都是出于自我的私心与自我的满足。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世间的众生所行的善业与利他的事业,有的为他人做出极大的牺牲,甚至是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些善行与利他的行为的背后,多数隐藏着或多或少的自我的私心与自我的满足。 这些私心与满足,有些能被自己和他人察觉,有的却不能被自己和他人察觉。 这些以私心与自我满足而做的种种的善业与利他的行为,都是不净的,是有染污的行为。 并非是出至清净自性的行为。 所以,这些出至私心与自我满足而做的善行与利他的行为,往往得不到善报,甚至有的是要得到恶果。 而佛的救世度生的一切行为,是出至清净的自性. 是出至至善的佛性,是清净无染的,是无漏的。 佛彻底地清除了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私心与自我的满足。 也就是说:佛,已经止息了人性. 自性. 佛性最细微的染污与烦恼,已达至善的,纯净无染的,无漏的精神境界之中,得到了究竟的解脱。 由佛的清净,至善,无漏的自性,而引发的心力的究竟智慧与大能。 就是佛的漏尽智力。 发布时间:2023-06-09 17:00: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