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无量 心 内容: 菩萨的修行方法(四无量心)一个修行解脱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但自觉自利,还要发心把自己有限的智慧,用于点化众生. 利乐有情上。 即使他还没有证入菩萨的圣境,依然处在凡夫的境地,也可以称他为住世的菩萨。 (因位菩萨)要想真正地成为一位住世的菩萨,就必须发四弘愿。 以表明自己的修行志愿,并当下矢志不渝地依愿行事,力求自己的誓愿,圆满成就。 否则,他便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 即使已经正入菩萨圣地的,不依愿履行,他便会及时丧失菩萨的称谓,坠入凡夫的境地。 因此,四弘愿是衡量菩萨与否的尺子。 四弘愿一. 无边众生誓愿度二. 烦恼无尽誓愿断三. 法门无量誓愿学四. 佛道无上誓愿成如上四弘愿发心,时刻不忘,并勤奋努力地去圆满完成。 依这四弘愿勤奋地修行者,才可称谓真正的菩萨。 四无量心一个自觉觉他,立志救世的菩萨,要想圆满地成就以上四弘愿。 必要培养四无量心:一. 慈无量心二. 悲无量心三. 喜无量心四. 舍无量心慈无量心:慈,给他人带来安定. 安逸. 祥和. 愉悦就是慈。 慈无量心:就是平等看待一切有情众生,视一切有情众生如自己的亲人。 要象一位慈父那样无微不至. 无有穷尽. 平等地爱护一切众生。 并尽自己所能,给予一切有情众生幸福. 安乐. 无有悲苦. 忧恼。 并伺机点化众生,示以修善解脱之法。 使众生不在种下苦因,令众生福慧增长,直至解脱,这就是慈无量心。 悲无量心:悲,视他人受烦恼与苦难的逼迫为己受,就是悲。 悲无量心:就是对世间众生恒做苦因,及正受苦果的颠倒行为,常生无量怜悯之心。 并为众生尽量减灭苦因. 苦果,而不畏艰难险阻。 甚至在受到无明众生的侮辱. 漫骂. 毁打时,也丝毫不退减道心。 平等地对待一切有情众生,抓住一切机缘善言劝慰,伺机点化无明众生。 为其解说受苦的缘起因由,示其解脱正道。 这种视一切有情众生烦恼与苦难为己受,并为众生尽其所能减灭苦因. 苦果,而施以种种布施的无量怜悯之心,就是悲无量心。 喜无量心:见到常行善法,意欲离苦得乐,增长福慧,了脱生死苦海的众生,心中不胜欣喜。 并伺机施以善法援助,令其解脱增长。 对有解脱成就超过自己的修行者,不起嫉妒,为其解脱成就满心欢喜高兴. 快慰,这就是喜无量心。 舍无量心:舍,(可不是施舍. 布施的意思)是舍弃. 屏除一切可以导致苦因苦果的生起,与舍弃. 屏除一切对解脱有窒碍作用的一切恶法。 一个修行解脱者,要时刻注意惊醒自己:世间的一切诸法都是迁流不住,不永恒不常住,永无实体的。 都是如露如幻,虚妄不实的。 要彻底止息一切贪. 嗔. 痴念,要使内心安详. 平静. 不起激动. 不生苦乐的感受。 不执着世间诸法,包括自己的色身也不执着,舍弃. 屏除一切恶法永不生起,这就是舍无量心。 发布时间:2023-06-01 18:05: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