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神贯注 内容: 打坐中最鲜明的两个对立面是昏沉跟掉举。 你很容易昏沉。 昏沉意味着无法体现灿然的明觉,无法安住在明性当中。 而掉举意味着你的心向外转移,被外在的某个事物吸引了注意力。 你陷落于外在的感知当中,内在的潜流在流动。 但你没有注意到它,你仍然认为你的注意力是完整的,其实你内在的潜流已经在运动。 要么你困了睡着了,要么你进入纷繁的思想,进入内在的潜流,它们像放电影一样在你脑海里流过。 你回忆起过去的场景,回忆起某人欠你的钱,某人对你的恩怨,恋爱的场景,你的失恋等等。 或者你被外在的某个场景吸引了,外在某个人在唱歌,然后你深深的被他的声音迷住了,这都是掉举的现象。 你的注意力要么被内在的思想吸引,要么被外在的声音吸引。 这意味着什么? 他告诉你,无论你昏沉或掉举,都意味着你没有全神贯注,只有这一个原因。 你可以克服你的昏沉,你用针扎你的腿,你可以克服掉举,你强行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回来,拉回来。 但这些解决问题吗? 你会发现这些都是暂时性的,不解决问题。 你不扎你的大腿,你又开始昏沉。 过一会你的心又被那个唱歌的声音吸过去了。 所以它像猴子一样,你抓不住它,它抓回来,它又往外逃走。 那应该怎么办? 所有的人都被昏沉跟掉举这两件事困扰,几乎2000年以来所有的人都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没有抓住重点。 其实方法特别简单,莲师讲,唯一的关键是因为你没有全神贯注。 大家知道什么叫全神贯注? 也许这个词那么的熟悉,几乎已经被用滥了,但是即使用滥了你也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意思。 所以建议你去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书。 克氏详细的反复的讲解了什么叫全神贯注。 它不意味着你要闭上双眼,开始念动咒语,开始把注意力挪到鼻尖,观想你的呼吸,这叫聚焦。 你把你的注意力挪到一点的时候,你在聚焦你的注意力,这跟全神贯注不一样,这是专注。 专注不是全神贯注,你有没有发现你在某一个状态下会自动的全神贯注?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在打开所有感官的时候,你就自动的全神贯注了? 也许这句话仍然让你感到迷惑,那么举个例子,什么时候你是自动打开所有感官的? 比如说你现在坐在房间里,忽然你发现着火了,很大的火。 你在那个片刻,在那一瞬间,你所有的感官全部是张开的——由于紧张。 你那一瞬间,你一定是情不自禁的张开所有的感官,听觉视觉触觉感觉,每一个感官,六个感官全部打开,在那个片刻。 而那个起因是你听到着火了,或者你看到着火了,出于生存的本能你需要逃命。 出于生存的本能,你的神经促使你所有的感官全部张开。 因为你如果现在仍然昏睡,仍然被某个外在的歌声吸引,你将会丧失你的生命。 所以在这个片刻,你全身的细胞都开始全神贯注了。 这是自发的,这是来自外因的刺激,在那个片刻你突然发现你很灵敏,反应很快。 而你能够做到没有外因刺激下,你全身的细胞也全神贯注的张开吗? 往往我们需要一个外因,要么是地震了,要么是火灾了,那个片刻你所有的感官是张开的。 当没有这些外因的时候,你怎么做到全神贯注?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克氏给了一个提醒,他提到你能否在静静的坐在树下的时候,或者静静的开始冥想的时候,不排斥所有来自外界的声音,也不排斥所有来自内在的声音;同时不聚焦于所有外在的声音,也不聚焦于所有内在的声音。 既不排斥,也不聚焦,这个时候,你的所有感官自然是敞开的,它不排斥,也不聚焦。 这个片刻,你能够听到周围所有的声音:远方的鸟叫声,汽车喇叭的声音,乃至于你自己心跳的声音,你内在的声音,你心里面在反复唠叨的一些词语。 乃至于你脑海当中流过的一些画面,你全部看到,内在外在全部看到,既不排斥也不聚焦。 大家可以现在试一下:你处在一个既不排斥也不聚焦的状态,而且全然敞开,你能做到吗?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自然地处于一种神秘的全神贯注的状态,而且是毫不费力的。 它不需要紧张,你仍然是放松的。 而在放松的片刻,你却是全神贯注的。 因为你打开了,你如果不全神贯注,你就不可能完全敞开。 敞开也需要一定的注意力,这意味着你是全神贯注的打开。 你也没法聚焦,因为一聚焦意味着其他的大门就关闭了。 当你保持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的时候,你不得不全神贯注。 是不是这样? 大家可以现在尝试一下。 这是克里希那穆提讲的,当你保持全然敞开的时候,你就不得不自然的全神贯注。 是不是这样? 而当你全神贯注的时候你还会昏沉吗? 还会掉举吗? 你有没有发现这两者自动的消失了,你没有排斥它们,它们也自动的消失掉了。 是不是这样? 昏沉和掉举是不是自动就没了? 摘自《莲师建言心滴》夕阳 著 发布时间:2023-05-29 12:38: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