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慧之眼 内容: 智慧之眼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 《法句经卷上世俗品》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 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于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 有智慧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并且从大处着眼;从近处着力而且从远处着想;不从个人看得失而从整体论成败;不是从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而是以全体人类的幸福为起点。 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 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黑暗中跌跌碰碰。 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 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 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如何培养智慧? 即当培养善意。 有两个方向: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一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后以平常心看待世界。 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后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 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当我们说世间差劲之时,那表示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 如果培养善意,即使无法立刻看到佛国净土,也会心平气和一点,不会那么愤愤不平。 发布时间:2023-05-27 18:12: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