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老师全集视频汇编 内容: 南怀瑾先生于1994年于厦门南普陀寺主持禅七视频 《楞严经讲座》(第8集)南怀瑾大师讲述我们上次讲到佛告诉阿难的话,就是说眼前所见的、我们眼睛所见的一切等等,都不是道。 那个心的体、这个“道”,那么——外缘都去掉了以后,所剩余下来的。 这句话,也就是说在我们《楞严大义》这本书上三十九页,最重要的地方。 那么阿难提出来问的问题重点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样能够得到一个真正的止定的境界? 由能够得到止定的境界就能够发慧。 如何证道? 那么讨论这个心的问题。 现在佛开始答复的话。 另外一点我们要注意,我们研究佛经千万不要把它研究死了。 我们普通研究佛经,把它当佛学来讲,那就变成一个死的佛学。 我们研究佛学,要把它研究活的,就是说会之于心,同现实的生活、同自己现在所要求的要配合在一起的。 不要书本是书本、经典是经典、我是我,那就白研究了。 这一点请大家特别注意! 因为《楞严经》的文字太美了,往往会被这个文字牵走了的。 《楞严经讲座》(第7集)南怀瑾大师讲述这个七处征心,就是佛问阿难为什么要出家? 为什么学佛? 用什么来修道? 那么当然是用心啦! 他问他心在哪里? 那么第一次他的答复同我们大家一样:心在我们的身体里面。 佛就把他辩了、批驳了,这个观念错了! 这一点,我们首先注意,我们现在念佛、用心、修道等等,老实讲,大家都是抱着在身体里面做功夫(的观念),基本上这个问题就很大了。 佛说这个不是的。 身体……[断录]……佛说:也不对! 外面哪里有个心? 《楞严经讲座》(第6集)南怀瑾大师讲述我们这个《楞严经》现在正在头上,它的重点希望大家再注意一下。 现在开始是有名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 所谓“辨见”,就是形成我们后世中国佛法所谓明心见性这个见。 不过以《楞严经》的原则讲明心见性,我们观念里头就变成两个阶段了:第一,好像先要明心,心在哪里? 心是什么? 第二,好像明了心、再见性。 因为看了中文这四个字“明心见性”,意识当中、思想上自然就会形成这么一个观念。 这个观念并不一定准确,尤其在《楞严经》所讲的明心见性不是这个意思。 《楞严经讲座》(第5集)南怀瑾大师讲述开始一个主题,在一般讨论《楞严经》的习惯,叫做“七处征心”,就是我们的心在哪里? 关于这个“七处征心”这个问题:心在哪里? 这就是学佛基本的道理。 学佛基本有两个偈语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个是出在《华严经》上,那么一般佛教同我们大家学佛都在念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是大家……[断录]《楞严经讲座》(第4集)南怀瑾大师讲述原文,老古出版的《楞严大义》是第四页,假使是《楞严经》的原文就是头上翻过来的第二页。 上一次我们把本经的序言,讲佛说《楞严经》的这个原因、这一件事,没有照原文来讲,只是把这个大要提出来。 这个故事完了,现在开始要照原文对照研究。 不过,在这个中间有几位同学提出来一些由上次来的问题,现在先做一个简单的研究。 《楞严经讲座》(第3集)南怀瑾大师讲述今天我们《楞严经》还在开始的时候。 上一次有错误的笔记已经改正了。 现在我们还是重复一道原文,尤其希望青年同学们更留意一下文字。 我们生为中国人,应该知道中国的文字;中国人不认识中国文字、还不会写作中国文字,那是很可耻的事,不大好! 现在正好借此练习。 这个原文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楞严经讲座》(第2集)南怀瑾大师讲述把经题已经向诸位报告过了,现在介绍这一本经翻译过来的因缘。 原书上面的记载,“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这本经翻译过来的时候是唐代武则天这个时代。 所谓天竺、身毒,就是现在的印度。 我们在历史上的汉代称呼印度的梵音,两个字用得非常妙! 身体的身、有毒的毒,是梵音。 后来到唐代再纠正过来,称为“天竺”,天竺也是梵音。 那么现在确定是用“印度”。 将来的时代还有变没有? 不知道。 《楞严经讲座》(第1集)南怀瑾大师讲述今天,我们《楞严经》的研究第一天开始,《楞严经》在佛经里头以及整个的中国文化里头,是最有名的一部经典,但是,它的争论也很多。 在好的方面,从唐代以后,《楞严经》与中国的佛教、佛法尤其禅宗,是不可分开的一部经典。 所谓中国的丛林下,就是禅宗的影响之下,有一个流行的名言,《法华》、《楞严》,《法华经》同《楞严经》这两部经,抱本参禅,要想明心见性、学佛而悟道,必须以《法华经》、《楞严经》为标准,印证自己修行的必行之路。 南禅七日第21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20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9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8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7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6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5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4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3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2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1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0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9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8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7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6讲——南怀瑾大师                                  南禅七日第5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4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3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2讲——南怀瑾大师南禅七日第1讲——南怀瑾大师 发布时间:2023-05-26 13:59:2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