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词选 内容: 第二十七课 词选一、花非花唐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二、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李璟(九一六-九六一),南唐词人。 字伯玉,初名景通。 徐州人(一说湖州)。 为南唐烈主李长子。 李卒,李璟继位。 世称南唐中主。 其词意境高,现存四首,后人将他和其子李後主(李煜)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三、子夜歌南唐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 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九三七-九七八),字重光,初名从嘉,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与其父皆工诗词书画,多所著述。 其词善以白描抒情,情真意切。 后服宋太宗所赐毒药而卒。 四、相见欢南唐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五、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六、破阵子南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七、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八、渔家傲宋范仲淹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宋朝名臣。 字希文。 苏州吴县人。 大中祥府进士臣,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 仁宗时拜为相,镇守陕西,防御西夏,敌不敢犯。 后为谗言所中,谪守青州,贬为户部侍郎。 皇佑四年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 仲淹自幼居佛寺,宿闻正法,净持律戒,刻苦淬励。 既仕,喜近高僧,参究禅法,乐喜好施,置义田以赡族人,平日赖以举火者恒数十家。 卒之日,闻者莫不歎息,仕女哭泣于路,如丧所亲。 词写边塞风光,胸襟幽阔。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九、蝶恋花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庐陵人(今江西吉安)。 著有〈本论〉三篇,极力排斥佛、老思想,而且在他编纂《新五代史》时,尽删有关佛教纪事二百余则;然至晚年,一反而为虔诚佛教信徒。 遗有《新五代史》、《文忠集》、《六一词》等。 十、浪淘沙令宋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十一、念奴娇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十二、卜算子宋苏轼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十三、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一○七六)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四、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十五、江城子宋苏轼乙卯(一○七五)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十六、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宋代诗人。 字鲁直,号山谷。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工诗、文、词、草书。 举进士,曾入仕途,政绩卓著,然以党见遭谪贬。 黄氏崇奉佛教,以居士而嗣黄龙祖心之法。 尝游学安徽山谷寺,自号山谷道人,晚年筑精舍于涪滨,修行净土法门,又号涪翁。 又其所作诗文,广泛流行于日本足利时代的五山僧人之间,对于日本汉文学史的影响颇钜。 今传《山谷词》等。 十七、南乡子宋黄庭坚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 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 白发簪花不解愁。 十八、西江月宋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需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南宋词家。 字希真,号岩壑,时称洛川先生。 著有《岩壑老人诗文集》、《樵歌》等。 十九、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一○八四-? ),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又号漱玉。 济南(今山东)人。 工诗文,尤以词擅名。 词谐音律,曲折入微,清新婉丽,是中国伟大女作家,著有《漱玉词》一卷。 二十、菩萨蛮宋辛弃疾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南宋爱国诗人、军事家。 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作品以豪放著称,词作反映爱国忧民的精神和英雄情怀,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结合,与北宋苏轼同为「宋词」双璧,并称「苏辛」。 著有《稼轩词》六百多首。 二一、西江月宋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二、丑奴儿宋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三、贺新郎宋辛弃疾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彷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 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二四、夜游宫宋陆游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二五、念奴娇宋张孝祥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倾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一笑,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六九),字安国。 南宋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 号于湖居士。 词骏发清丽,具爱国热忱,与张元干是南宋词坛的双璧,著有〈水调歌头〉、〈六州歌头〉等名篇。 二六、一剪梅宋蒋捷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南宋末词人。 字胜欲,号竹山,学者称「竹山先生」。 江苏宜兴人。 平生著作以义理为主。 工词,多为追昔伤时之作,词风清婉,音律谐畅。 著有《小学详断》、《竹山词》等。 七、虞美人宋蒋捷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二八、唐多令宋吴文英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吴文英,南宋词人。 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斋。 四明(今浙江鄞县)人。 《七家词选》云其词与清真、梅溪、白石并为词学正宗。 词风以咏物为多,字句工丽,音律和谐。 有《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传世。 二九、梦江南明屈大均悲落叶,叶落落当春。 岁岁叶飞还有叶,年年人去更无人,红带泪痕新。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 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屈大均(一六三○-一六九六),明、清之间的文学家。 原名绍隆,字介子,又字翁山。 广东番禺人。 曾为僧,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 其诗富有民族意识,关怀人民疾苦,沈郁而又工整。 散文多寄托故国之思,笔力雄健。 著有《九歌草堂集》、《道援堂集》。 三十、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一四八八-一五五九),明代文学家。 字用修,号升庵。 四川新都人。 于学术、诗文、词典、戏剧方面均有卓著成就,《明史》称其著作之富为明代第一,后人辑有《升庵集》、《词林万选》等多种。 其词典雅清丽,尤以〈临江仙〉一词脍炙人口,清初毛宗岗父子取之置于《三国演义》篇首,流传极广。 发布时间:2023-05-22 17:10:5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