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成道!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美赫巴巴 内容: 成道(证悟) 选自美赫巴巴语录达到真正的自知即成道或证悟神。 成道的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 它不同于所有其他意识状态,因为所有其他意识状态都是通过个体心的媒介被体验的。 神的意识状态,丝毫不依赖于个体心或任何其他媒介。 只有在认识某个有别于自己以外的东西时媒介才有必要。 而认识自己的真我,无媒介则是必要的。 即必须不通过媒介。 事实上,意识与心的联系,对成道来说,绝对是障碍而不是帮助。 个体心是自我意识或称孤立感意识的所在地。 是它创造了有限的个性。 后者助长二元、时间、变化的等幻相。 同时又被这些幻相所滋养。 要认识大我的本来面目(真正的自己),意识必须摆脱个体心的限制。 即个体心必须消失而意识必须保留。 在灵魂的整个生命历史中,意识伴随个体心而发展,所有的意识活动都是以个体心为背景进行的。 因此,意识现在已牢牢地扎根于个体心难以摆脱这个背景了。 其结果是,心若止息意识也随之消失。 例如在静心时任何试图停止心理活动的努力,都会倾向于让人变得无意识,这表明了意识与个体心的难解难分。 每天的睡眠现象,在根本上,并不有别于在静心过程中体验的暂时平静,但在起源上略有不同。 由于个体心不断面向二元世界,陷于不断的冲突之中。 当它因此变得疲惫不堪时,便想丢开自己作为单独实体存在的身份,返回到无限中去。 此时,退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经历暂时的平静。 但这种平静总是伴随着意识的中止。 睡眠时心理活动的静止,使得意识完全淹没而被无意识覆盖。 心理活动和有意识的运作的这种静止只是暂时的,因为储存于心中的印象(业相)会驱使它重新启动。 一会儿,印象的刺激功能使得心兴奋起来,并恢复通过其媒介进行的有意识活动。 因此,依照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的规律,清醒期紧接睡眠期,睡眠期紧接清醒期。 只要心中的潜在印象没有完全清除,就不会有个体心的最终湮没以及进而的意识解放。 心在睡梦中只是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但并未最终失去其个体存在感。 醒来后会发现,自己仍然受制于过去的局限。 意识得到某种恢复但仍受心的制约。 有限心就是自我牢固地扎下根的领地,自我通过它所陷入的一堆幻相来延续其无知。 阻挠着潜在于灵魂中的无限知识的显现。 因此,它是成道路上最难以逾越的障碍。 对此,一位波斯诗人形容说,“刺穿愚昧的面纱何其难! 因为在火焰上压着一块岩石。 ”如同一岩石使得火焰不能升得更高一样,只要意识之火上压着自我这块岩石(负担),即使渴望了解自己的真性也绝不能成真。 自我的冥顽,贯穿于灵魂的整个发现之旅,从而使得找到大我成为不可能。 年迈之人,牙痛会引起无数的麻烦,尽管牙齿已松动却难以除根。 因爱或苦行而变得虚弱的自我同样难以根除。 它会顽固到最后。 虽然随着灵魂进步而变得松动,但它会持存到意识内化的第七层面——最后阶段。 自我,是所有人类活动的中心所在。 可把自我企图歼灭自己的努力比作一个人尝试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正如眼睛无法看到眼睛本身一样,自我也无法结束其自身存在。 它为消除自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加强其自身存在感。 它在反抗自己的努力中更加兴旺发达。 因此,它无法通过自己的绝望行动来完全消失。 虽然能成功地改变自己的性质。 自我的消失取决于作为其所在地的有限心的消亡(溶化)。 成道就是从心的局限中解放意识。 当个体心消融时,与之相对应的整个宇宙也随之化为乌有。 意识不再被任何东西所限制和遮蔽,并服务于启悟无限实在状态的目的。 沉浸在幸福的成道灵魂,完全无视宇宙中的景象、声音、物体。 在这方面,有点类似于酣睡。 但在成道与酣睡之间却存在着无限的差异。 睡眠时,宇宙幻相消失,因为所有的意识是暂时搁置(中止),但却没有对神的有意识的体验。 因为后者要求自我完全消灭而意识完全转向终极实在。 有时,当一个人的深度睡眠被简短打断时,他可能会有那种意识被保留但意识不到任何具体内容的体验。 就是说,有意识,但不是对宇宙的意识,而是对无(什么都没有)的意识。 这种体验类似于成道的体验。 成道时,意识完全摆脱了宇宙幻相并显现出迄今一直被自我所遮蔽的无限知识。 睡眠时,个体心继续存在,虽然它已经忘记了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 心中潜在的印象,在淹没的意识和无限实在之间制造了一层面纱。 因此,睡眠中,意识被淹没于个体心的硬壳里,但它却不能逃离这个外壳。 虽然灵魂已经忘记了与神的分离,此时他实际上已经与神合一,但这种结合却是无意识的,即它意识不到这种结合。 而成道时,但是,个体心不只是忘记本身,而且实际上是失去了自己(连同所有的印象)。 迄今为止与个体心捆绑一起的意识,现在是自由自在,不受限制,并与终极实在直接连接、合一。 现在,意识与终极实在之间已没有隔离的面纱,因此与绝对永恒融为一体了,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永远居住在绝对里,带来无尽的无量的知识和无限的喜乐状态。 然而,无限知识和无限极乐在意识中的显现,严格局限于已成道的灵魂。 成道灵魂的无限实在,具有对自身的无限性的绝对知识。 这种绝对知识,对于仍受限于宇宙幻相的未成道灵魂来说,是体验不到的。 因此,假如成道不是灵魂的个人成就的话,那么一旦一个灵魂成道则整个宇宙便随之结束! 但,这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成道的确是只属于已超越心领域的灵魂的个人意识状态。 而其他灵魂则继续处在奴役中。 只有从自我负担和个体心限制中把意识解放出来才能成道。 可以说,成道仅仅对已超越时间进程的灵魂才有直接的意义。 成道后,灵魂发现自己一直是它现在才认同的无限实在,还发现,它在形体演变和灵性进步期间一直以为自己是有限的这一看法,实际上是错误的! 灵魂认识到,它现在所享受的无限知识和喜乐,从时间的一开始就一直潜在于无限的实在,只是在成道的那一刻才显现罢了。 因此,成道者实际上并没有成为与成道之前的他不同的人。 他仍然是他。 成道给他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原先他不知道自己的真性,而现在他自觉地知道。 他知道了他一直是他现在所知的自己,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找到大我。 因此说,成道的整个过程是一个首尾相同的游戏。 但成道却是灵魂的独特收获。 一般来讲有两类收获:一类是得到自己原先所没有的,一类是实现自己原本就是的。 成道属于后者。 然而这类收获却在成道与未成道的灵魂之间造成了无限的差异。 尽管成道的灵魂并非获取新的东西,但是它所实现的对自己现在、过去、未来的真实面目的确切知识,却给成道的赋予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未成道的灵魂体验自己是有限的,并且不断地经历短暂的欢乐和悲伤的二元对立的困扰。 而成道的灵魂则超越了二元相对的一切,体验着神意识的无限知识、无量喜乐。 成道时,灵魂抛弃了下降过程中的孤立意识中心的身份认同,在与无限实在合一的永恒知识中,超越了二元性。 有限的个体性的枷锁被打破,阴影世界从此结束,幻相的帷幕永远地落下。 有限意识的追求所带来的狂热和痛苦困扰被真理意识的平静和极乐所取代。 短暂存在的不安和狂暴被永恒的和平与安宁所吞噬。 发布时间:2023-05-22 12:01: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