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数息观的简介 内容: 数息观在印度话是安那般那,为佛陀所教导禅定修行法的门之一,由于此观法对治散乱和不净观(对治贪欲)一样很有力,所以被称为“二甘露门” 这两个甘露之门可以让我们获得禅定,同时,如法的思维可以获得无漏的智慧,所以称为甘露门。 它也是我们汉传佛教修行人修定的基本法门。 (杂语)五停心观之一。 数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乱之观法。 梵名,阿那波那。 又云: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 意译为念入出息、念无所起、息念观、持息念。 简称安般、数息。 乃五停心观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 即计数入息或出息次数,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 此为除散乱,趋入正定之修法。 又将数息观细分,有算数修习、悟入诸蕴修习、悟入缘起修习、悟入圣谛修习、十六胜行修习等五类。 [杂阿含经卷二九、修行道地经卷五、大安般守意经卷下、俱舍论卷二二、瑜伽师地论二七]梵语 a^na^pa^na-smr! ti。 又作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 意译作念入出息、念无所起、息念观、持息念。 简称安般、数息。 乃五停心观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 即计数入息或出息之次数,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 此为除散乱、入正定之修法。 梵语 a^na,原为遣来之意,转指入息;apa^na,原为遣去之意,转指出息。 亦即先入息、后出息之调息(呼吸)法。 然亦有主张“先出息、后入息”之方式,而意译为“念出入息”者。 又若将数息观细分,则有算数修习、悟入诸蕴修习、悟入缘起修习、悟入圣谛修习、十六胜行修习等五类。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修行道地经卷五、大安般守意经卷下、俱舍论卷二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禅定的修持方法之一。 指计算出息(呼气)或入息(吸气)之次数,令心摄于一境,以对治散乱的修持法。 为五停心观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与‘不净观’同为初心入道的修法。 音译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阿那波那、安般守意、安般念、安般;又称念出入息、念无所起、息念观、持息念、息念、数息。 《俱舍论颂疏论本》卷二十二云(大正41·942a)︰‘经言阿那阿波那念。 阿那者,此云遣来,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此云遣去,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云(大正2·206a)︰‘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中略)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发布时间:2025-11-26 12:00: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