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衣的详细解释 内容: 种种僧衣。 咸有别名。 三衣者:一、僧伽梨Sanghati,译言众聚时衣。 大众集会为授戒说戒等严议时著之。 二、郁多罗僧Uttara san ga,译言上衣。 在安陀会上著之。 三、安陀会Antarva saka,译言中著衣。 衬体而著之。 三衣皆为方形。 缝缀数多之小片者,故随其条数而分三衣。 五条为安陀会。 七条为郁多罗僧。 九条已上为僧伽梨,特称僧伽梨为大衣。 〔一、僧伽梨〕,梵语僧伽梨,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而合成也。 义净法师云:梵语僧伽胝,华言重复衣。 宣律师云:此三衣名,皆无正翻。 今以义译之:大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也。 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衣,又曰入聚落衣;谓于王宫说法时着,及聚落乞食时着也。 萨婆多论云:大衣分三品,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名上品。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 即七条也。 宣律师云:七条名中等衣;若从用为名,则曰入众时衣,礼诵斋讲时着也。 〔三、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 谓宿睡时常近身衣也。 宣律师云:五条,名下衣;若从用为名,则曰院内行道杂作衣也。 比丘应具三衣,即袈裟也。 袈裟者,以布切细长条横缝合成,由其所切之条数而分种种。 一、安陀会衣 为五条之袈裟,名下衣,平常着之。 二、郁多罗僧衣 为七条之袈裟,名中衣,在寺内之众中为礼诵斋讲着之。 三、僧伽梨衣 为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袈裟,名上衣,为出外时及其他严仪之时着之。 发布时间:2025-11-23 12:50:4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