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再附着任何东西、甚至不再附着于自己。那就是解脱!—阿姜放 内容: 阿姜放尊者   不管体验到什么对象,只要对它觉知,不必概念化它。 原始的心是对一切的觉知,一旦与内在和外在的(所缘)对象产生接触,就会使“念住”漏出空档,让我们忘记觉知本身,而呈现随后的事物特征。 接着我们随之而动──开始快乐、悲伤。 如果不想受到影响,必须一直安住于原始的觉知。 心本身是分开的。 各种内外的事件来来去去,心只是保有其单纯的觉性。 无论什么击中你,只让它走到‘觉知’这一步,不要让它进入到心。 有人实践到一定阶段觉得自己变成了两个人:一个在行动、一个在观看。 这时只要保持观者的“观”即可。 当心与身分开,身就无法对心施压,注意力会转向心本身,对它进行全面觉知。 接着连觉知的当下也放开,不剩下任何东西。 如此一来,直观的明辨将会升起,你的禪修会达到终点。 心从所缘分离之后,会从一切的重负之中获得自由。 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心本身,观察是“什么(谁)”在觉知? 你会看见心是分开的。 心分开了,就给你进一步探索的机会。 如实交还——地、水、风、火、空都还给自然,回其来处。 把自己带回觉知五大元素的“那个”(能知),如今它独立而凸显,什么也不剩了。 然后看看什么是什么,于是另一层洞见便会升起。 连续对心──能知本身——仔细观察。 它的本性是对一切的觉知──目前虽有觉知,却放不开执持对象为实体的惯性认知。 所以观察它,直到心与所缘分离,在内心达到真正的归依,这时你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内在、真正的外在、真正的停靠处、真正的依止。 肉身只是停靠处。 真正的归依是心的基本能知性。 真正的归依佛陀是皈依位于内部的更深觉知。 它是明察的、真实的、全方位的。 让心回到真正的依止处。 当然还有许多必须审视,因为即使心也不是你的,也还有非恒久性与苦。 最后连它也放开,让其随顺其本性。 解脱的心好比是空中的火元素。 就像是火熄灭了,火元素并未消失,它仍弥漫于虚空,只不过不再攀附于火引,因此不再显现。 当心从杂染之中熄灭,“它”仍在,但是新的火引来的时候,不再抓取与附着任何东西──甚至不再附着于自己。 那就是解脱! 发布时间:2023-05-18 13:44: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