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藏十二部是什么 内容: 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三类。 经藏:是梵文的意译,主要是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说教以及言行,大多佛经属于这一类,比如《无量寿经》、《金刚经》等。 律藏:主要讲修戒的部分,讲的是佛弟子的戒律以及教团规则,比如《四分律》、《梵网经》等。 论藏:主要讲修慧的部分,一般是佛的弟子所说,比如《俱舍论》、《十二门论》。 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就叫三藏法师。 十二部,全名是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 这类是从文字上分的。 像今天我们读的这些佛经,一般都是散文的体裁,不限定字数,没有任何拘束,可以自由发挥,比较方便,字数比较多,篇幅比较长,所以叫长行。 二,重颂。 就是长行说完了,然后再说偈颂,这种是诗歌的体裁,有押韵,限制句数。 一首偈子是四句,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分。 重颂是长行的总结,好比我们开完会后,再做一个总结性发言,怕你忘掉开会内容,就把主要的会议内容再重复一遍,所以叫重颂。 三,孤起颂。 孤起颂是独立的,不是重复以前讲的,长行里面没有讲到的部分,单独用偈颂来讲,所以叫孤起颂。 四,因缘。 就是讲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如何修行,都见过什么佛,听过什么法,讲的是佛以前的因缘;还有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他是怎么教化众生的,讲的是现在的因缘。 五,本事。 这种经典讲的是佛弟子过去世的各种因缘,生生世世中,很多佛弟子都是与佛有缘的,如果没有缘,遇到了也不会相信。 六,本生。 这类经讲的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过去世的因缘,不是讲别人的,是讲他自己的过去,所以叫本生。 七,未曾有。 这一类经典,是记载佛现的种种神通,不可思议的事。 因为魔也有神通,怕大家分不清魔和佛,所以佛是不经常用神通的,还是以讲经教学为主,因为魔不会讲经教学。 但是在特殊因缘下,佛还是会用一些神通做佛事,这类经典上记载的经文就叫未曾有。 八,譬喻。 就是比喻,举例子来说明,让大家比较容易明白,容易听懂。 这个经论上很多,包括祖师大德的注解,也经常用一些比喻来说明比较难懂的道理。 九,论议。 就是议论、讨论的意思。 很多佛经都是这类的:佛问,弟子回答;或者弟子问,佛来回答,别人在旁边听,通过他们的讨论,大家就都受益了。 比如《楞严经》、《金刚经》、《无量寿经》等,很多经典都是这种形式。 十,无问自说。 就是没有学生来问,释迦牟尼佛自己来讲。 古人尊师重道,学生不问,老师一般是不会说的,因为怕说了你也不懂,反倒把你搞迷糊了。 但有时候遇到特殊的大事因缘,虽然没人问,但佛认为讲了以后弟子能懂,能接受,他就自己直接讲出来了,所以这种经典不多,比如《阿弥陀经》,就没人提问,是佛自己主动讲出来的,因为阿弥陀佛与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缘分实在很深。 十一,方广。 这类经典讲的就是方正广大的真理,是宇宙的奥秘,比如宇宙怎么来的? 世间万物怎么来的? 我们人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都是佛经里最深的道理,最高的部分,一般人听不懂,所以佛只对开悟的人才讲。 这类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华严经》,对上面这些问题,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明白,算是佛经里最高深的部分。 十二,授记。 就是佛为菩萨或者声闻做记号,提前告诉你 ,将来你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成佛,佛号叫什么,都提前告诉你,这样就能够增长你的信心,坚定你的信愿,以后你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就行了,这叫授记。 发布时间:2025-11-13 11:59:5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