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佛成道后三转四谛法轮 内容: “转四谛法轮”: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苦,是世间之果;集,是世间之因;灭,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 苦集灭道,这叫四谛法。 ……佛成道,说《华严经》之后,观察一切应该度的机缘,应该度的众生,知道憍陈如他们五个人应该先得度,就先去找这五个侍者。 所以佛就到鹿野苑里边,转四谛法轮——转,是辗转;四谛,就是苦、集、灭、道;法,是方法、法则;轮,因为佛所说的法,是从心性里边流出来的,流到众生的心里头,令众生反迷归觉,所以这叫轮。 轮以摧伏为义,摧,是把它摧破了;伏,是降伏。 摧,是无坚不摧,越坚固的,越把它摧坏了,也就是能将坚固的外道、坚固的魔王破了,这是轮的意思。 转四谛法轮,是这个世界最先有佛法的时候。 转法轮含有三转,三转四谛法轮。 第一转是示转,示就是指示你,因为你不懂,那么我要指示你,我要告诉你,这叫示转法轮。 怎么叫示转法轮? 就是指示这四谛法都是什么。 示转又叫初转,就是一开始转法轮,就说: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灭,可证性;  此是道,可修性。 “此是苦,逼迫性”,怎么逼迫呢? 这种苦很厉害的,令你连气都透不过来,气都不能喘了。 压迫着你,这是逼迫性,逼迫得很厉害。 苦,什么苦呢? 就是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三苦,就是(一)苦苦,(二)坏苦,(三)行苦。 什么叫苦苦呢? 苦苦就是苦上更苦,苦中加苦,所以叫苦苦。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就是那贫穷的人,很贫穷的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所谓受饿、受冻。 本来有一间木头房子,晚上可以睡觉。 虽吃不饱、穿不暖,但有个地方可睡,这还算不错啦! 可是打了飓风,或者下了大雨,把房子打烂了,也没有得住了。 既然吃不饱、穿不暖,又没有地方住了,你说这是不是苦? 或者有地方住,也可以吃饱,但没有衣服穿,这也是苦中之苦。 或者有衣服穿、有地方住,但没有饭吃,这也是苦中之苦。 所以这叫贫穷的困苦,贫穷困苦是不容易受的,这种苦逼迫得很厉害。 那富贵就没有苦了吗? 殊不知富贵有坏苦。 很富贵、很有钱的人,被土匪绑架去了,土匪看你这身家值多少钱。 譬如你财产有五百万,他就要你六百万,你借也要借一百万块钱给绑票的土匪。 这岂不就是坏了吗? 把富贵坏了,这叫富贵坏苦。 没有贫穷困苦,也没有富贵坏苦,但这一生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念念迁流,念念不停,有行苦。 这合起来叫三苦。 八苦,就是:(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 除了这苦而外,又有无量诸苦,所以说“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集就是集聚烦恼。 集聚烦恼这是一种招感的。 你内里边有烦恼,外边烦恼才来;你内里边有贪嗔痴,外边这不如意的事情才来了,所以说“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灭,可证性”,寂灭为乐,这是可证的,可以证得这寂灭之乐。 “此是道,可修性”,道是戒定慧的道:戒道、定道、慧道。 戒定慧这个道,要是往多了说呢,就是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八正道、五根、五力、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道是可修性的,你可以修道。 以上是初转四谛法轮,也就是示转。 第二转是劝转,就是劝转四谛法轮。 佛说:此是苦,汝应知;  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灭,汝应证;  此是道,汝应修。 劝其他人来修四谛法,这叫劝转。 第三转是证转,是证转四谛法轮。 此是苦,我已知;  此是集,我已断;  此是灭,我已证;  此是道,我已修。 证,就是说我不是单单教你们要知苦,要断集,要慕灭,要修道。 我还告诉你们:“此是苦,我已知”,我已经知道啦! “此是集,我已断”,因为集是烦恼,我已经断烦恼了,不是说我教你们断,我不断。 因为我断了,觉得自在,所以我教你们也来断烦恼,知道这种苦。 “此是灭,我已证”,这寂灭之乐,我已证得,所以我现在才告诉你们,也应该证得这寂灭之乐。 “此是道,我已修”,说苦集灭道这个道,我已经修好了,我已经不需要再修了。 那么现在我希望你们也都知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个法。   发布时间:2025-11-13 10:41:4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