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众心尊者指的是什么 内容: “念佛法门”是净土宗行持方面最为重要的实践方法。 莲池大师在其所著《阿弥陀经疏钞》中介绍念佛法门如下:1. 称名念佛:即《阿弥陀经》所说的持名念佛。 唯系心一佛,专心称念名号,念念相续之法。 2. 观像念佛:于佛的塑画等像,谛观分明,如《思惟要略法》云:“人之自信,无过于眼,当观好像,便如真佛无异。 先从肉髻、眉间白毫,下至于足,从足复至肉髻。 如是相相谛取。 ”《坐禅三昧经》也作如是说。 3. 观想念佛: 是以心观佛相好的一种念佛方法。 这是以前者“观像念佛”为基础。 也就是先以双眼谛观佛像的一相至多相,留下深刻印象后,再到静处闭目忆念观想,如《坐禅三昧经》说:“还至静处,心眼观佛,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 若心中观想佛像不明,则须再以眼取佛相好。 ”《观佛三昧海经》也有详细说明。 如是心住、出定、入定,恒见诸佛悉在目前;开目、闭目,处处无非极乐。 《观无量寿经》第十六观即是此观。 慧远大师当时以佛影图为观像,再修般舟三昧者,亦属于此观。 4. 实相念佛:又名法身观佛,乃观自身及一切万法的真实自性的念佛观。 一切法本无自性,故此观超越生、灭、空、有、能、所等观念,并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等相,而专念真实自性本净的真佛。 如《文殊般若经》所说:“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 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又“系缘法界一相,是名一行三昧。 ”《华严经》也说:“一切诸佛,唯是一法身。 念一佛时,即一切佛。 ”“若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 ”此不以眼见色身,也不以心观相好,而是观佛身自无所有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念佛法,即为实相念佛。 发布时间:2025-11-11 13:11:3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