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随缘真如 内容: 六七随缘真如随喜。 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 随喜功德。 随顺他人的欢喜,成为自己的欢喜,或见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事,自己心生欢喜。 好像自己做的一样,尽力去助他成功。 都可以叫随喜功德。 随顺。 随之顺之的意思。 随眠。 (1)依小乘有部的宗义说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随逐众生,而且它幽微难知,犹如睡眠,故名随眠。 (2)依大乘唯识的宗义说,烦恼的种子,随逐众生,眠伏於阿赖耶识中,故曰随眠。 随分。 随力量的大小。 随分果。 随分觉的结果。 随分觉。 起信论所说的四觉之一。 即是分分断无明,而分分得真觉,在别教是十地,在圆教是十住以上。 随缘。 随着各种的因缘。 随缘不变。 虽随千差万别的机缘,但本体不变。 随缘真如。 二种真如之一,即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十界法中除去佛界,即是九界,此九界都是迷的境界)。 故名随缘真如。 随类。 佛菩萨随着众生的种类而现形乘教。 随类不定。 佛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示现不一定的身体。 随类应身。 随着众生的种类和根基,应现什么相才能度他,就化现什么身去度他。 随烦恼。 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此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此二十种烦恼,随逐於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又名随惑,此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分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忄乔十种。 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 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随形好。 依随佛三十二形相的八十种好。 随他意语。 随他人的机缘而说方便的教法。 随他权教。 佛随自意语是实教,随他意语是权教。 权是方便的意思。 随自意语。 佛随自己之意而说自己所证悟的真理,为如来教三语之一。 随自实教。 佛随自己之意而说的真实教法。 缘。 因缘的缘,指事物相涉的关系;缘虑之缘,是心缘外境的攀缘。 缘力。 助缘的力量。 缘心。 攀缘事物的心。 缘因。 缘因是助缘的因。 缘成。 众缘和合而成。 缘事。 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缘理。 观念真理。 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叫做缘理。 缘缘。 又名所缘缘,即所缘之缘,为四缘之一。 所缘缘之上缘字是攀缘之义,心识为能缘,境界为所缘,心心所法,仗境方生,即见相二分,俱起为缘。 缘生。 众缘和合而生。 缘起。 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意思。 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 缘起中道。 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即中道义,中道即般若无分别慧,亦名无所得智。 缘起性空。 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 缘缺不生。 谓主因虽存在,但缺乏助缘时,一切事物还是不能显现。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 於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於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缘觉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总称为缘觉乘。 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 缘觉菩提。 缘觉菩提是修十二因缘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觉。 缘虑心。 即攀缘境界而又思虑事物的心。 缘缚断。 修行者要断所缘之缚。 发布时间:2023-05-17 18:40:1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