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八罗汉之探手罗汉 内容: 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驻三十三天花藏。 双手结印(也有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执经者)。 为注荼半托迦之兄。 幼时体弱多病,带到祗陀林。 世尊为其诵真语,恢复体力。 后来通达四吠陀,充任导师。 又遇世尊,授于具足戒。 白天唪诵,夜晚静禅,获阿罗汉果。 若依此尊,可皈依三宝,健康长寿。 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妻子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 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 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在中国大乘佛教寺院中常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在唐代〔法住记〕载,谓 伟大的佛陀 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 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 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 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 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 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 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 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 日本镰仓光明寺也有十八罗汉像,据考证系南宋至元代期间之作。 发布时间:2025-11-07 11:59:5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