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探手罗汉的简介 内容: 半托迦尊者驻三十三天花藏。 双手结印(也有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执经者)。 为注荼半托迦之兄。 幼时体弱多病,带到祗陀林。 世尊为其诵真语,恢复体力。 后来通达四吠陀,充任导师。 又遇世尊,授于具足戒。 白天唪诵,夜晚静禅,获阿罗汉果。 若依此尊,可皈依三宝,健康长寿。 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 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妻子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 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 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解脱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十八罗汉是佛教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 他们都是历史人物,有名有姓身世各异。 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即为十八罗汉了。 他们都是佛的弟子,是接受了佛的嘱托,永不涅槃而住于世间,随缘度化众生。 据经典载,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付嘱,不入涅槃。 公元二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 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 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普遍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和译者玄奘大师也画在一起。 所以成为十八罗汉。 发布时间:2025-11-06 15:27:5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