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头陀的简介 内容: 相信人们听说过头陀的,这是佛教的用语。 也译作杜多、杜荼、投多、偷多、尘吼多,是佛教僧侣的一种修行方式,通常称为头陀行、头陀事或头陀功德(dhūta-guna)。 修头陀行的人的称为‘头陀行者’。 亦作“ 头陁 ”。 梵文dhūta的译音。 意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 因用以称僧人。 亦专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以法师景行 大迦叶 ,故以头陀为称首。 ”《法苑珠林》卷一○一:“西云头陁,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著,如衣抖擞,能去尘垢,是故从喻为名。 ”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淡道人》:“其徒有头陁一人,又秘藏纸画牛一头,每与客戏。 ”《西游记》第十七回:“话说 孙行者 一觔斗跳将起去,諕得那 观音院 大小和尚并头陀、幸童、道人等一个个朝天礼拜。 ” 清 郑燮 《道情》之三:“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 ” 头陀,梵文 Dhūta 的音译,意为抖擞,谓精勤振奋,去除烦恼污垢,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著,以修炼身心。 即佛教倡修的苦行。 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 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守如下十二种修行规定:(1)要选择空闲的地方;(2)要过托钵的生活;(3)次第乞食不择贫富;(4)每天日中一食;(5)要适量饮食;(6)午后不得饮浆;(7)要穿粪扫衣;(8)只有三身衣;(9)要常树下坐;(10) 要常露地坐;(11)要在坟间坐;(12)要常坐不卧。 修学头陀苦行者,要过这样简单的生活,这也是清净的生活。 【头陀】华译为抖擞,即抖擞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着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 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 发布时间:2025-11-06 13:41: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