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五百罗汉的传说 内容: 关于多罗汉的来历,除了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之说外,还有说为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的。 在《贤愚经》、《报恩经》等经中,另有种种说法。 五百罗汉,一般指佛释迦去世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首。 至于五百比丘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的记载。 然而,在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却都有名号,这在佛经中是找不到的根据的,是宋人的附会之说。 有一猎人张网捕住五百只雁,并全部杀死。 五百只雁因闻法功德而转生三十三天(即忉利天)。 《报恩经》卷四说,古代有一国王想食雁肉,命猎人捕雁。 正好有五百只大雁飞 过,雁王误落网中,猎人大喜,准备杀之,忽心中不忍,放了雁王。 国王听说后便不再食雁肉。 国王即阿阇世王,雁王即佛,一雁为阿难,其余即五百罗汉。 另据古代印度传说 ,在憍萨里国有五百强盗占山为王,后与官军交战,全部被俘。 他们被挖下双眼后放逐到山林。 强盗在林中绝望地奔跑,呼号。 佛陀听到后,大发慈悲,用神药使他们复明。 五百强盗从此弃恶扬善,皈依佛门,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心后均修得正果。 成为五百罗汉。 在中国汉地自东晋竺昙猷居住天台山时,古老相傅云:天台悬崖上有佳精舍是得道者所居。 有石桥跨涧而横石断人。 猷洁斋累日,度桥见精舍神僧,因共烧香中食。 神僧谓猷曰:却后十年自当来此,于是而反见《高僧传》十二。 后世遂有石桥寺五百应真之说。 《天台山志》引五百应真居方广寺感应异记云:「永嘉长史全亿,画半千罗汉形像。」到五代时,五百罗汉的尊崇特别兴盛。 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山方广寺。 显德元年(954)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迁雷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造罗汉像五百十六身(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 宋仁宗供施石桥五百应真的敕书载《天台山志》。 各地寺院也多建五百罗汉堂。 宋苏轼集中有元符三年(1100)为祖堂和尚作的《广东东莞县资福寺五百罗汉阁记》(见《东坡文集》后集20)。 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 由于十六罗汉住世护法的传说,引起汉地佛教徒对于罗汉的深厚崇敬,于是又有五百罗汉的传说。 发布时间:2025-11-06 12:25:5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