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冯培德:荔枝龙眼核 内容: 记得儿时在广州听过一则流传很广的佛教小故事,大意说:有一位目不识丁的贫穷老妇,佣工为生。 来到一家新雇主宅中侍候一位少奶奶。 那位女主人天天在静室内诵经念佛,叫老妇人侍候茶水上供。 老妇看见女主人念佛,心生羡慕,也很想学学念怫。 但是不识字,不能读经;就恳求女主人教她。 少奶奶,您也教教我念念佛、念念经吧,好叫我也修修来生。 少奶说:你又老,又愚蠢,又笨,又不认得字,叫我怎么教得了你呢? 佛经都是很深奥的呀! 连我也不懂呀! 老妇说:少奶奶好歹就教我几句,让我念念。 少奶奶说:念佛是那么容易随便的吗? 得沐浴、 焚香,诚心才可以念的;不然是不灵的。 像你这样子,又脏,又不恭敬,你念什么佛? 老妇说:少奶奶! 您行行好,就教我一句罢。 我就光会念一句观音菩萨,别的都不会;您就教我一句添着念吧。 少奶奶给老妇缠不过,心生厌恶。 就说:佛经佛号那么多,你叫我教你哪一句? 就教我听见您常念的那一句罢,南无什么的。 少奶奶平时常念大悲咒,开头一句是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她心想,就是教了你,你也学不来的。 她就不耐烦地说:好吧,我教你这一句:南无荔枝龙眼核! 你去自家念个够吧,别再来烦我。 老妇如获至宝。 她不识字,也无智识;不知道巳被少奶奶所愚。 从此她天天日日无时不诚心念着这一句:观音菩萨,南无荔枝龙眼核,她每天不知念上几千几万遍。 老妇有一个儿子,是个飘洋越海的水手。 老妇心中惦念儿子,她日夜念着那句南无荔枝龙眼核,祈求菩萨保佑她儿子平安。 她十分虔诚祷念,她误以为那一句真的是佛号。 她无时不祷念着观音菩萨,南无荔枝龙眼核。 后来,老妇的儿子在一次航海途中,遇到暴风雨,船沉了;全船的人都葬身波涛之中。 他落在海中,载浮载沉,自忖必无生望。 不料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大批荔枝核和龙眼核,堆积成筏,把他托住,得免溺毙。 儿子被果核载着,在汪洋中飘流了多日,终于遇救,平安回到家中。 老妇起先听闻耗讯,只闻儿子与全船水手都葬身鱼腹。 她正在哀恸,却见到儿子安然返来,不禁喜出望外。 儿啊! 老妇哭道:都说你们全船水手都没了,你却又怎得归来? 儿子说:风浪险恶;自忖必死,却不知道何处飘来 一大批荔枝核和龙眼核,把儿身托住,得以不死。 什么? 荔枝核和龙眼核? 是的,好大的一批,成座山似的成座小岛一般,都是荔枝核和龙眼核;成千成万,从来没见过那么多。 这可真是菩萨保佑了! 老妇说:儿呀! 你可知,为娘日夜都念着佛呀! 这则故事来源难以稽考。 可能洐变自佛教的一些小经,也可能确有其事。 广东盛产荔枝和桂圆,称桂圆为龙眼;这两种果子的果核都是轻易浮水的。 不过那么大批的果核在海中聚在一起,很多人都认为难以置信。 我也心想它不过是寓言而巳。 几年前我在南加州拉贡那海滩。 偶然散步至荒僻海边悬崖下,看见怒涛澎湃,猛扑崖下,卷来大批海带在滩边,积聚成丘。 海水中飘着浊黄的海带,密如森林,摇曳不停。 煞是奇观。 当时心中忽然一动,不知怎么一来,忆及上面提及的小故事。 心想,海带堆聚飘来巳是眼见的事实;但是荔枝核与桂圆核在海中堆聚恐怕不大可能吧? 故事的寓意很明显,心诚则灵。 这是佛教的浅白小故事,劝化一般世人的。 故事并无谈及高深佛理,但是它多么富于教育意义呢? 世人并非个个都是上根,能够领悟高深佛理。 可是,就是中根或钝根,只要至诚信佛念佛,也可以获得佛佑呀。 甚至于念佛不够准确,也不要紧;最重要的还是诚心。 当然,最好是到寺里去,向法师学习正确的念法。 我当时心中这样想着,眼睛仍然望着海中波涛。 我看见外面波浪上面飘浮着一团一团的褐色小小东西──蠕蠕而动的,不知道是什么? 它们引起我的好奇。 我伫立观察良久,仍然分辨不出它是什么? 我走到水边,等待它们飘来;当它接近岸边之时,我才看得清楚;它们都是一些荔枝核! 我大吃惊!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捞起几粒细看 ,一点也不锗,都是鸡心形的荔枝果核。 那波浪中,一团团、一堆堆,恐怕也有几千粒这样的荔枝核,伴着垃圾杂物而至。 这些荔枝核从何而至? 我百思不得解。 从太平洋水流方向判断,它们可能是从东方热带地区飘来的。 它们像是广东名种桂味荔枝,与墨西哥所产的不同。 我呆视这些荔枝核,久久不去,心中感动,莫非这也是佛的一种启示来释我心中之疑? 佛力有许多不可思议;可能这也是一点不可思议的点化吧? 至少,我从今不敢再说:那有那么多荔枝龙眼核会在海中聚成一团而飘浮? 至于那一则小故事,传播既久,难免不无讹误出入;但那又有什么重要呢? 发布时间:2025-11-03 14:17:3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