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何谓无分别智与妙观察智? 内容: 无分别智:又作无分别心。 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 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 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 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 远离主观、客观的相对分别而直观空理的智慧。 这种智慧是超越心识的相对分别而显,它的作用是直契绝对的真理。 此又称为无分别心,这是佛教中认识真如的智慧,因为真如离一切相而不可分别,认识真如的智慧必须与真如之体相应,《摄大乘论释》十二曰:“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起,是名无分别智。 ”是故无分别智,即证得能、所二取皆空,而正体会真如之智。 真如离一切相,不可分别,故以分别之心,不能称其体性。 无分别智离一切情念分别,故冥符于真如。 法性上平等、法法道同,叫无分别智。 很多人不了解,以为无分别是不起念、不分别,不是这个意思。 因为佛教不但说“空”,也说“有”。 空为“真空”,有为“妙有”,“真空妙有”才是大乘佛学的全貌。 真空妙有,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智慧的统一体。 无分别是讲平等的意思,法性上法法平等,是无分别、没有差别的意思,这个叫无分别智。 这里有的人误解了无分别的意思,以为我们不要起心动念,看到什么都不起心动念,那叫无分别。 注意:那个不叫无分别,那个叫木头石头! 妙观察智指的是,你的心时时保持警觉,没有一丝一毫的散漫与昏沉,对眼前的一切,都具有清醒而敏锐的觉知;所以要注意,念念般若相应,念念自然就跟法相应,跟法相应就知道法法都是性空、同一体性。 万有无不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所以无不是性空的。 知性空所以破执,观缘起,所以对万有的生起因缘,了了分明。 何因加何缘产生何果,这是一定的。 万事万物都依因缘而决定,所以智慧都由于明了各种因缘果的法则而获得,许多迷惑,都是由于明见事物的生灭因缘而解除,此即妙观察智。 总之,佛菩萨依于缘起而悟性空,依于性空而成就实相般若,培养成一种超然自大、光明的心态。 以此心态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缘起的底蕴,了解各种生灭现象,善巧分别,而成就方便般若,即方便善巧度众生的智慧。 近代佛教界流行一名言:“以出世的胸怀,做入世的事业。 ”这是空性与缘起妙用的最好说明。 发布时间:2025-11-03 13:49:5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