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弃除五盖 内容: 所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通称盖者。 盖覆缠绵。 心神昏闇定慧不发故名为盖。 前呵五欲。 乃是五根对现在五尘发五识。 今弃五盖。 即是五识转入意地。 追缘过去逆虑未来五尘等法。 为心内大障。 喻如陶师身中有疾不能执作。 盖亦如是。 为妨既深加之以弃如翦毒树如检偷贼。 不可留也。 大品云。 离欲及恶法。 离欲者五欲也。 如前所呵。 恶法者五盖也。 宜须急弃。 此五盖者。 其相云何。 贪欲盖起追念昔时所更五欲。 念净洁色与眼作对忆可爱声仿□在耳。 思悦意香开结使门。 想于美味甘液流口。 忆受诸触毛竖战动。 贪如此等粗弊五欲。 思想计校心生醉惑忘失正念。 或密作方便更望得之。 若未曾得亦复推寻。 或当求觅。 心入尘境无有间念。 粗觉盖禅禅何由获。 是名贪欲盖相。 经云。 不断五欲能净诸根。 如是观时俗谛五盖自然清净。 虽能如此未见欲之实性。 实非空亦复非假。 非假故岂有无量。 非空故岂有寂然。 空及假名是二皆无。 无趣无非趣。 无趣者利钝两番五盖玄除。 无非趣一番五盖除得识中道。 又一番除无所断破无所弃灭。 而四番五盖一念圆除。 破二十五有见欲实性。 名王三昧具一切法。 是名圆观弃于圆盖。 如此法门名理即是。 作如此解名名字即是。 初心此观名观行即是。 如上诃色即净眼根。 诃声即净耳根。 诃香即净鼻根。 诃味即净舌根。 诃触即净身根。 弃五盖即净意根。 六根净时名相似即是。 三惑破三谛显名分真即是。 若能尽欲盖边底名究竟即是。 圆弃欲盖既尔。 弃余盖亦然。 发布时间:2025-11-03 12:21:1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