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戒和十善的关系 内容: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 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 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 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 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 但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 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 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与十恶业道相反则为十善业道。 五戒中的妄语,实则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之三善。 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毁谤攻击、骂詈、讽刺、刻薄语言等;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等语。 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语二业的七支善戒。 至于意业所属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支,如不假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之造作。 意业三支,由身语七支所摄受,意业支配身语二业,身语二业表现意业,意业不能不假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 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其造作恶的主宰,所造恶业。 亦不成重罪,甚至无罪。 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业,为救生、布施、梵行。 五戒中的不妄语,即含摄十善中的口四业,为诚实语、和诤语、爱软语、质直语。 五戒中的不饮酒,可为十善中的意三业,即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 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贪、嗔、邪见亦为如是。 发布时间:2025-11-02 15:11: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