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卢志丹:贫穷也可以出售 内容: 贫穷也可以出售节选自 卢志丹《佛说舍得》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大迦旃延(又称为摩诃迦旃延),是古印度阿盘提国婆罗门之子。 原出家修习外道,后跟随释迦牟尼学法。 他辩才无碍,善于论议,每一次他都能把说法的论点解释清楚,然后再列举出大量实例证明,层次分明,思路透彻,令听法的人都得到很大的利益。 是故在佛弟子中,大迦旃延是论议第一。 摩诃迦旃延译曰大文饰,因为他说话很有文采,所以称为大文饰。 他思维敏捷,回答问题一针见血。 例如,有人问:为什么婆罗门与婆罗门相争? 大迦旃延答:是为了贪欲。 又问:什么人能离贪欲? 大迦旃延答: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 有不信轮回的外道问:你们世尊说人造了恶业,死后堕地狱。 若真的会堕地狱受苦,怎么他们不回来向我们报告一声? 可知道没有轮回。 大迦旃延答:如人间的罪人被囚,没有半点自由,他们可以回家吗? 外道又问:那么,升到天上,有神通自由,他们又为什么不回来报告一声呢? 大迦旃延答:天上的境界清净无染,人间污浊臭秽犹如大粪坑。 一个曾堕进粪坑而后得出的人,愿意再入粪坑吗? 谈及无常,大迦旃延说:世间一切事物有聚必有离,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坏。 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是有为法,都离不开无常的法则。 例如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日出日落等。 还有美貌红颜渐渐鸡皮鹤发,恩爱眷属到老死时谁也代替不了谁,孝子贤孙纵然哭得死去活来也唬不退无常。 就是权倾一时,转眼即逝,不能长久。 富甲天下也敌不过天灾横祸。 不明白无常的道理就容易被五色缤纷的假象所迷惑,掉进俗世的迷情而不自知。 人的所谓幸福快乐,歌舞升平,好像生机盎然,实则上正在被无常慢慢的吞噬着。 大迦旃延不但能和六师外道雄辩滔滔,就是对目不识丁的妇孺也能循循善诱。 有一次, 大迦旃延在阿盘提国弘法后,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的途中,见到一位妇人手持水瓶,坐在河边大声的嚎哭。 大迦旃延见状,不觉油然地生起同情怜悯心。 他怕这个女人因什么失意的事想不开,而投水自杀。 因此,他就向前问道:妇人! 什么事情使你伤心,要在这里嚎哭? 不要你管,告诉你有什么用? 妇人哭的更悲切了。 大迦旃延真诚地说:妇人! 告诉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帮助你摆脱苦难。 那妇人断断续续地说:你是没有办法的,你看世间上这么不平,贫富如此的悬殊,我是一个苦命的穷人,一生都受苦,我给贫穷和苦难折磨得实在不想活了! 那妇人说后,起身就要往水中跳,大迦旃延赶快上前一把拉住她,非常慈悲地开导她道:妇人! 你不要伤心,世间上的穷人很多,不仅仅是你一个人。 况且,穷人并不一定不幸,富人并不一定就是快乐。 你看那些拥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他们天天仍然为贪欲瞋恚的烦恼受苦。 人只要平安的生活就好,贫穷值得这样悲伤和轻生吗? 那妇人不耐烦的边挣扎边说: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门,你能看得开世事,但我们不能。 你要知道,我是这里大富豪的奴仆,我穷年累月的做着最苦的活计,衣食不周,没有自由;而我那黑心的主人,悭贪暴恶,没有丝毫慈心,我们干活,稍有差池,便打骂交加,叫我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想到这些苦楚,都是由于我的贫穷所致,怎么不叫人为穷苦悲伤呢? 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呢? 大迦旃延劝慰道:妇人! 既然如此,你不要悲伤,我告诉你一个解脱贫穷和发财的方法。 是什么方法啊? 妇人把眼泪揩拭一下,疑惑地望着迦旃延。 大迦旃延说:这个方法很简单,你既然为贫穷而受苦,那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 女人惊叫起来:贫穷可以卖给别人? 你不要这么乱说,如果贫穷可以卖给人,那世间上就没有穷人了。 况且,又有什么人肯买贫穷呢? 卖给我,我肯买! 迦旃延肯定地回答。 那妇人问道:贫穷可以出卖,而且也有你买;不过,出卖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要布施! 大迦旃延尊者开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贫富各有因缘。 贫穷的人所以贫穷,是前生没有布施和修福;富贵的人所以富贵,是前生肯布施和修福。 因此,布施和修福是卖贫买富的最好办法! 女人听后,心开意解:到了今天才明白致富之道。 但随后她又一脸的苦恼,摇摇头说:尊者! 你说得不错,我确实明白了发财的方法。 不过我极其贫困,我是一无所有的人,就是我手中的水瓶,还是我那爱财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么样布施呢? 大迦旃延把自己的钵交给女人,开示道:布施不一定要钱的,见到别人布施,自己随喜也可以啊! 现在你持此钵盛水给我,作为你对我的布施! 那妇人此刻真正明白布施的真谛,当即依教奉行。 后来,她以给尊者布施一钵水的功德,得生忉利天,尽享天界之乐。 布施就是舍,大迦旃延其实是很善巧地启迪穷妇人:要懂得舍与得的智慧,要想的到财富,就必须先舍你所有。 即是一个人一无所有,但修炼一颗肯舍的心,也是一种修福的方法。 佛法的布施,不分贫富,是什么人都可以奉行的。 布施不一定是富人才能为,因佛教所说的舍,并不仅是钱财的施与;就是看见别人舍予和付出,你心理不起嫉妒,不生瞋恨,而同生欢喜心,如此,你也修了功德。 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颗肯舍的心。 无论是行为上的舍,还是心理上的舍,你都是在出售贫穷,而在买入和储藏未来的财富。 发布时间:2025-11-02 13:39: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