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十一节 即心即佛 内容: 第十一节 即心即佛法海大师问六祖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灭,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 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大师言下大悟。 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誌公曰:『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世间几许痴人,将道复欲求道。 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 弥勒身中自有,何须别处思量。』无业禅师问马祖曰:『三乘之学,粗穷其旨。 常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祖曰:『只未了的心即是,更无别佛。』业曰:『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业才出。 祖召曰:『大德。』业回首。 祖曰:『是什么?』业便领悟,乃礼拜。 祖曰:『这钝汉礼拜作麽?』黄檗曰:『诸佛与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此心无始以来,不曾生,不曾灭。 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即是。 动念即乖。 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 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 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此心即是佛。 佛即是众生。 为众生时,此心不减。 为诸佛时,此心不添。』高丽普照大师《修心诀》曰:『欲免轮回,莫若求佛。 若欲求佛,佛即是心。 心何远觅,不离身中。 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 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 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肉,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自劳。 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 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的人。 现在诸贤圣,只是修心的人。 未来修学的人,当依如是法。 愿诸修道之人,均莫外求。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僧问鸿山:『如何是道?』沩山曰:『无心是道。』曰:『某甲不会。』曰:『会取不会的好。』问:『如何是不会的?』曰:『只汝是,不是别人。』复曰:『今时但直下体取不会的,正是汝心。 正是汝佛。 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 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 污汝心田。 所以道:不是道。』盘山积曰:『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 光境俱亡,复是何物? 禅德! 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 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妙喜曰:咄! 咄! 咄! 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原文见《大般涅槃经》。 意思是我真如中无如是事。 )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又曰:『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四大本空,佛依何住? 璿玑不动,寂尔无言。 觌面相呈,更无余事。 珍重!』圆照本依天衣怀。 一日,衣在室中问照:『即心即佛时如何?』照曰:『杀人放火有什么难?』僧问黄檗:『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 未审即那个心是佛?』檗曰:『你有几个心?』曰:『为复即凡心是佛? 即圣心是佛?』檗曰:『你何处有凡圣心耶?』曰:『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 和尚何得言无?』檗曰:『三乘中分明向你道:凡圣心是妄。 你今不解,执为有。 将空作实,岂不是妄? 妄故迷心。 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 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 汝今不识,执凡执圣。 向外驰骋。 还自迷心。 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大梅参马祖问:『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梅即大悟。 後住梅子山。 马祖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什麽,便住此山。 梅曰:『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 我便向这裏住。』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梅曰:『作麽生?』曰:『又道:非心非佛。』梅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 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僧回举似马祖。 祖曰:『梅子熟也。』(解脱长者:马祖自云:即心即佛,为止小儿啼。 啼止後,即非心非佛。 何以此处称赞梅子熟也。 佛果曰:非心非佛,到者甚少。 不见僧问南泉:『即心即佛又不得,非心非佛又不得。 师意如何?』泉曰:『你但信即心即佛便了,更说什么得不得。』百丈曰:『说道修行得佛,有修有证,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佛说,是不了义教语。 是不遮语。 是总语。 是升合担语。 是拣秽法边语。 是顺喻语。 是死语。 是凡夫前语。 不许修行得佛,无修无证,非心非佛,亦是佛说,是了义教语。 是遮语。 是别语。 是百石担语。 是三乘教外语。 是逆喻语。 是拣净法边语。 是生语。 是地位人前语。』) 发布时间:2025-11-01 11:59:2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