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四十一节 五位王子、内绍外绍 内容: 第四十一节 五位王子、内绍外绍一、五位王子(一)诞生。 (《洞上古辙》谓:诞生,言初育也。 最初知有,即能顿入一色,全不借功勋,如王嫡长之子,初生即得灌顶者也。 此与洞山正中偏有异,正中偏只是最初知有,未能顿入一色,入一色乃正中来事。 (本段所述小注,均系《洞上古辙》之语。 ))石霜诸颂曰:天然贵胤本非功,(言其本来尊贵,不假功勋也。 )德合乾坤育势隆。 (言与父母同德生育势隆,本是王种也。 )始末一期无杂种,(言不杂外绍之功,)分宫六宅不他宗。 (言六根用殊,而皆不外宗也。 )上和下睦阴阳顺,(言顺於父。 )共气连枝器量同。 (六识如兄弟,同其器量,皆顺於父也。 )欲识诞生王子父,鹤腾霄汉出银笼。 (此明王子之父。 银笼,喻一色。 超出一色,始见尊贵;喻之为父也。 )(二)朝生。 (言只在外朝,居臣位,非宫中所生也。 此子不能知有,止事外绍之功。 故不能转功就位,正是臣种。 亦名王子者,九峰虔所谓:外绍王种姓也。 虎与洞山偏中正有异;以偏中正是内绍,南未就位者。 此是外绍而不就位者。 )石霜颂曰:苦学论情世莫群,(言用功之勤也。 )出来凡事已超伦。 (言由功之勤,故一出而事皆超伦,乃功之著也。 )诗成五字三冬雪,笔落分毫四海云。 (此正喻其超伦之事。 )万卷积功彰圣代,一心忠孝辅明君。 (喻借外功以辅其君也。 )盐梅不是生知得,(盐梅喻辅相之事。 不是生知得者,言其由学而至也。 )金榜何劳显至勋。 (喻虽大功显著,如金榜标名,终在臣职,不登王位,何劳有此(外绍。 功勋。 )哉。 )(三)末生。 (鼓山永觉贤禅师云:言用功之久而後成者也。 此子远谢一切,专事内绍,得入一色。 比之诞生,则顿渐有异,及其所到一也。 此与正中来亦异,此乃久用功而方入正位者。 正中来则入正位而转身者也。 )石霜颂曰:久栖岩穴用工夫,草榻柴扉守志孤。 (不贪朱紫贵,专顾本来人。 )十载见闻心自委,(不重见闻。 )一身冬夏衣缣无,(不着尘缘。 )澄凝含笑三秋思,清苦高名上哲图。 (怡神於清虚恬淡之天,皆内绍之意也。 )业就巍科酬极志,比来臣相不当途。 (内绍功成,转功就位,不立臣位也。 )(四)化生。 (鼓山贤云:言傍分帝化,乃转位就功之子,古人谓之出使将军才,即洞山兼中至也。 )石霜颂曰:傍分帝命为传持,(借位明功,奉行帝化。 )万里山河布政威。 (金刚宝剑,横挥世界。 )红影日轮凝下界,(智照无私,破诸幽暗。 )碧油(汉太守建碧油幢於门,以表政化之威。 )风冷暑炎时。 (神用莫测,清诸热恼也。 )高低岂废尊卑奉,五袴(汉廉叔度为太守,民作歌曰:廉叔度,何来暮。 昔无襦,今五袴。 )苏涂(苏民之涂炭也。 )远近知,(神化广运,上下同禀,远近咸知也。 )妙印手持(心印独持,则十方坐断,天下太平也。 )烟塞静,(塞下立烟墩,贼来则举之以传报,故曰:烟塞。 )当阳那肯露纤机。 (虽妙用显行,其机密而不可窥也。 )(五)内生。 (鼓山贤云:言长在深宫之内,此是功功之极,与父无异体,即理智一如,冥合不分之义。 然犹云:有父者,以子则犹守珍御,父则无家可坐,无世可兴。 又:父则全属无为,深不可窥。 其间挂敝垂应,以代行父事者,亦子也。 正同洞山兼中到。 )石霜颂曰:九重深密复何宣,(与父合体,寂尔无言也。 )挂敝由来显妙传。 (有时复出,以显其妙。 )只奉一人天地贵,(实智证理。 )从他诸道自分权。 (六根各效其职,而主则不动也。 )紫罗帐合君臣隔,黄阁帘垂禁制全。 (既与父合体,则臣僚隔绝,以其体本无为也。 )为汝方隅官属恋,遂将黄叶止啼钱。 (虽是无为,有时应众生之机,方便说法,即权智也。 )僧问石霜:『如何是诞生王子?』曰:『贵裔非常种,天生位至尊。』问:『如何是朝生王子?』曰:『白衣为上辅,直指禁庭中。』问:『如何是末生王子?』曰:『循途方觉贵,渐进不知尊。』问:『如何是化生王子?』曰:『政威无比况,神用莫能俦。』问:『如何是内生王子?』曰:『重帏休胜负,金殿卧清风。』僧问九峰虔:『诞生还更知闻也无?』曰:『更知闻阿谁。』问:『恁麽则莫便是否?』曰:『若是,古人为甚道:诞生王有父?』问:『既有父,为什么不知闻?』峰曰:『同时不识祖。』又问:『古人云:直得不恁麽来者,犹是儿孙,意旨如何?』峰曰:『古人不谩语。』问:『如何是不恁麽来底儿孙?』曰:『犹守珍御在。』问:『如何是父?』峰曰:『无家可坐,无世可兴。』僧问曹山:子归就父,为什么父全不顾? 山曰:理合如是。 曰:父子之恩何在? 山曰:始成父子之恩。 问:如何是父子之恩? 山曰:刀斧斫不开。 又:僧问:如何是师子? 山曰:众兽不能近。 问:如何是师子儿? 曰:能吞父母者。 问:既是众兽近不得,为什麽却被儿吞? 山曰:岂不见道:子若哮吼,祖父俱尽。 问:尽後如何? 山曰:全身归父。 问:未审祖尽时,父归何所? 山曰:所亦尽。 问:前来为什么道:全身归父? 山曰:譬如王子,能成一国之事。 又曰:阇黎,此事不得孤滞,直须枯木上更撒些子花。 僧问投子温:父不投,为甚麽却投子? 投曰:岂是别人屋裏事。 问:父与子还属功也无? 投曰:不属。 问:不属功底如何? 投曰:父子各自脱。 问:为什么如此? 投曰:汝与我会。 二、内绍外绍僧问九峰虔:『承古有言:向外绍则臣位,向内绍则王种,是否?』峰曰:『是。』问:『如何是外绍?』曰:『若不知事极头,只得了事,唤作外绍;是为臣种。』问:『如何是内绍?』曰:『知向裏许,承当担荷,是为内绍。』问:『如何是王种?』曰:『须见无承当底人,无担荷底人,始得同一色;同一色了,所以借为诞生,是为王种。』曰:『恁麽则内绍亦须得转?』峰曰:『灼然有承当担荷,争得不转。 汝道:内绍便是人王种,你且道:还有绍底道理麽? 所以古人道:绍是功,绍了非是功。 转功就位了,始唤作人王种。』曰:『未审外绍还转也无?』峰曰:『外绍全未知有,且教渠知有。』曰:『如何是知有?』峰曰:『天明不觉晓。』又问:『如何是外绍?』峰曰:『不借别人家裏事。』问:『如何是内绍?』曰:『推爷向裏头。』问:『二语之中,那语最亲?』峰曰:『臣在门内,王不出门。』曰:『恁麽则不出门者,不落二边?』峰曰:『渠也不独坐世界。 裏绍王种名,外绍王种姓。 所以道:绍是功名,臣是偏中正。 绍了转功名,君是正中偏。』寂音曰:『雪窦通禅师,长沙岑大虫之子也。 每谓诸同伴曰:但时中常在,识尽功成。 (若识神)瞥然而起,即是伤他(初不在形诸声色),而况言句乎! 故石霜诸禅师宗风,多论内绍外绍,臣种王种,借句挟带。 直饶未尝忘照,犹为外绍,谓之臣种,亦谓之借,亦谓之诞生。 然不若丝毫不隔,如王子生下,即能绍种,谓之内绍,谓之王种,谓之句,非借也。 借之,为言一色边事耳。 不得已,应机利生,则成挟带。 如唐郭中令李西平皆称王,然非有种也,以勋劳而至者也。 高袒之秦王,明王之肃宗,则以生帝王之家皆有种,非以勋劳而至者也。 谓之内绍者,无功之功也,先圣贵之。 谓之外绍者,借功业而然,故又名曰:借句。 曹山章禅师偈有曰: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一色消尽,方名不借。 )云居膺禅师曰:头头上了,物物上通,只唤作了事人,终不唤作尊贵。 将知尊贵,一路自别。』《洞上古辙》曰:『臣在门内,王不出门;俱指推爷向裏头;此臣乃指王子,非外臣也。 内绍王种名,外绍王种姓者,明石霜立五王子,实有不同。 内绍者,只是得其名,外绍者,只是得其姓,必须绍了转功,方是真王子也。 绍是功,乃内绍也。 内绍未转,亦是臣位,总是偏。 以其知有,是偏中正。 绍了转功,方是王种。 云何名君? 以其在储君位,是正中偏。 此与洞山所立不同。』《洞上古辙》又曰:『南泉答长沙偈曰:「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是知君臣父子之说,并见於南泉,非洞山石霜始立也。 後人分疆列界,殊觉可耻。』 发布时间:2025-10-31 13:06: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