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我是什么意思? 内容: “无我”: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断言否认灵魂、本体或任何其他先于任何现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质实体的存在。 佛家认为,人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永恒不变的我,也没有灵魂。 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和名法,一直都在不停地生灭着,没有不生灭的东西,也没有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 梵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 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书《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说到: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 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 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一弹指间,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没有永恒不变的“我”。 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共相”呢? 共相是指共同特征。 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 ”以不实之义为无我。 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 发布时间:2025-10-29 12:34:1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