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香积佛如何说法 [南怀瑾] 内容: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 ”现在饭吃完了,维摩居士就向上方众香国来的大菩萨们提问,香积佛是怎么说法的? “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 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 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此处这个“土”字,照旧式读法要念成“度”,过去的佛经,在这个土字的右上角加上一点,表示与土的读音不同。 现在人不明白,仍然读土,唉,老土就老土吧! 大菩萨们说,我们那边讲佛法不用文字,也不用嘴说,也不用经本,修法就用鼻观(这个观是观想之义,要读“灌”音)。 香积佛国土是用鼻观修法,闻香味就可以悟道。 大菩萨在那儿是坐在树下打坐,闻到树的香味,就可以成就,得到功德成就三昧,同时也具足菩萨所有功德。 我们学佛第一步是修功德和福德,福德不具足,智慧不会发起,智慧不发起,没有办法证得菩提。 大家想悟道的念头,都是妄想,连一点善行都没有,何况是福德!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发起大慈悲、利他的心理和行为,成就功德,智慧圆满,才能开悟成佛。 上方香积佛世界的修法,与娑婆世界不同,他们是用鼻观闻香而得成就,各个佛国土的修法,都是一门深入。 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业力重,烦恼多,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对这个世界特别慈悲,说了八万四千方便的**。 六根修持都可以成道,譬如念佛是用意根来念,念出声音的是用舌根,观音**用耳根等等。 而鼻观是用闻香味来修,我们这个世界在佛前点香,不过我个人不大赞成烧香。 佛经上讲香,有烧香、末香、涂香等好多种,烧香会污染空气,同抽烟一样。 现在有的香是用香水的香做的,这也不好,打坐闻了容易动邪念(这邪念不一定是指男女之间的邪念),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魔障。 真正的香,以学密宗的人来讲,只有檀香。 檀香木出在热带和温带,印度很多,价格比较贵。 至于中国有没有因香味悟道的人? 有的,就是宋朝诗人黄山谷,他用功参禅多年,都没有悟道,有一天他问师父,希望给他一个简单扼要悟道的方法。 他也是起偷心,偷巧的心理,他的师父是黄龙晦堂禅师,在江西庐山的庙子。 晦堂禅师就问他,你念过《论语》没有? 这句话今天听听无所谓,在当时却是非常侮辱人的,古代小孩子六岁就要会背《论语》。 黄山谷学问那么好,这样问等于是问博士学位的人,有没有读过幼儿园的书,真难堪极了。 黄山谷答,读过的。 晦堂禅师就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者。 ”《论语》上记载,有一天孔子告诉他身旁几个学生,你们这几个年轻人,以为我还留了一手吗? 我什么秘密都没有保留啊! 你们怎么还不懂呢? 晦堂禅师引用这句话,就是在骂黄山谷。 黄山谷听了还是茫然,但是我们晓得他这时候心里一定不好受,这样一位文豪名士被人如此骂。 晦堂禅师看他不懂,就拂袖向山门外走了,黄山谷就跟在后面走,当时是秋天,桂花盛开。 讲到桂花,我的习气妄想又来了。 当年我这个浙江人去了四川成都,在秋天时,我们最喜欢去成都四十里外的新都县。 新都有一个湖叫桂湖,湖旁还有个禅宗大丛林叫宝光寺。 到了那里是荷花千朵桂千株的景象,一路都是桂花香味,这种境界现在都成了梦中事了。 讲回到黄山谷,他跟着师父走了一段路,晦堂禅师忽然回头问他:“闻木樨花香么? ”你闻到了桂花香吗? 黄山谷答:“闻。 ”晦堂禅师说:“吾无隐乎尔。 ”黄山谷当时就开悟了。 这是有名的公案,黄山谷闻木樨而悟道。 当然上面这段公案,黄山谷只是破了初关而已,后面还有事的。 我们引用来说明香积佛国闻香味而悟道的道理,不是用文字说法。 我过去有一位朋友,他打坐非要点檀香不能入定,我就笑他是众香国人,犯了戒被打下来的。 发布时间:2025-10-25 15:14: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