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二划之三 内容: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二划之三人我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三佛经说的“我”,与今人说的“我”,意思大不相同。 在佛经中“人我”的“我”,有常不变、能主宰的含义。 “人”也不是实体的人,而指人的主观意识。 “人我”就是固执自己的主观意识。 入无择地狱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二章梵文nataka,音译那洛加,原意为不乐,又译苦处,又译地狱。 因错误的抉择而受苦,就说是入无择地狱。 入佛知见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八第二十章入,透过表象,深入实质,离言说相,入第一义。 佛的知见,即佛之知觉。 《楞伽经·卷三》说:“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 ”这里指出了佛之知觉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障,即烦恼障和已知障。 二种死,指分段死和变易死,起烦恼所现的生灭现象称为分段死,习烦恼所现的生灭现象称为变易死。 二烦恼,即起烦恼和习烦恼,起烦恼中最根本的十种烦恼,又称十使、十惑、十随眠,这十种是: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 习烦恼是因无始无明引起的微细烦恼。 九部种种教法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四章指大乘九分教。 全部大乘经典按不同形式和内容分为九类,分别名为契经、应诵、授记、讽颂、自说、如是语、本生、方广、未曾有。 卐字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四章之三卐,是古代在印度、波斯、希腊等地流传的象征光明的标记。 是在胸部的吉祥标志。 武则天敕令读做“万”。 发布时间:2025-10-24 12:41:5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