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精进也有十种利益 内容: 六波罗蜜 摘自《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第四度“精进波罗蜜”。 精进,就是不懒惰。 你听经想要睡觉,这就不是精进;你听经打妄想,这就不是精进;你在这儿听经,和人讲话,这就不是精进。 什么是精进? 不睡觉,不打妄想,不讲话,平心静气的,注目凝神,必恭必敬。 有的人说:“精进! 我应不应该精进呢? 是不是叫他精进,不叫我精进呢? ”不是! 我也应该精进;他精不精进,我不管他。 我现在要睡觉吗? 我站起来,再不行,我就跪在那地方听经;我一定要对治这一种懒惰,把懒虫要一刀两断杀了它,这就是精进了。 有的人又说:“我受五戒,不杀生! 杀个懒虫,那不犯戒了吗? ”你把懒虫若杀了,你就精进了。 你这精进是个什么呢? 就是精进虎,好像老虎似的。 你看老虎,路跑那么快,那就是精进;你若能学老虎,那就是精进。 说老虎我没看见过,不知道,那它是怎么精进? 我现在再给你介绍一个“小老虎”,就是猫。 你看见猫了没有? 那个猫一跳,跳得很远,又会上树;老鼠跑得那么快,也没有猫跑得快。 这精进,就学猫那么样快、那么精进。 好像你早晨四点钟起来,到晚间九点钟以后,或者十点,才休息;这一天,这是精进了。 你要是这一天休息休息了! 那你就是没精进;这精进,就是这个意思。 明白了? 但是又有身精进、心精进。 身精进,是昼夜六时用身体来行道,来修行。 到一早起来的时候,就起来了,作早课也不懒惰,绝对不落人后,绝对不要大家都站在那地方就等你一个人。 你说好意思? 叫那么多人等你一个人! 你把大家的宝贵时间都给耽误了! 这不单没有精进,而且还造了罪。 为什么? “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那千江的水,你可以把它摇动了,但是你不要动修道人的心。 那修道人的心,他只要打一个妄想就不得了了。 你令他,“唉呀! 这个人还不来! ”就生了瞋恨心了;这这样子,你把那个道人心一给动摇了,你就没有功,有过了,这个罪过很大的。 心精进,是昼夜六时念佛、念法、念僧,时时都不打妄想,时时都对于三宝有一种恭敬心、供养心。 现在还是依照这“十利”来讲这个精进;你要是修精进,真正精进,如修头陀行,抖擞精神──所以参禅在止静的时候,就喊一声:“打起精神! 不要睡觉! ”这就是叫你精进的。 精进也有十种利益:(一)他不能折伏:你能折伏他,他不能折伏你。 你有精进,有这种真正功夫,你和人辩论也百战百胜;和谁一辩论,他不能折伏你,你就不会输给他,一定会胜利的。 为什么你会胜利? 就因为你精进。 好像军队打仗,这边的军队那么精神抖擞的,那边的军队就像要睡觉似的。 那边就是懒惰,这边就是精进;你精进这一边,一定把睡觉的那边打败了。 (二)佛所摄护:那更不可思议了,佛摄护你。 佛一看:“这个众生真是不错,他是认真修行、不懒惰,真是一个好孩子! ”佛因为你是个好孩子了,来保护着你、摄受你。 你看! 这是不是利益呢? (三)非人所护:不单佛护持你,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等都拥护你,都保护着你。 (四)闻法不忘:这是最好的一个利益,什么呢? 闻法不忘;除非不听见法,听见,就不会忘了! 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听过一次,永远都不会忘了。 你看好不好? 第四个利益,你愿不愿意要呢? 我相信我们在座的都想有这个利益,那你就精进! 你不修精进,就没有这个利益。 你尽力修行,一分的精进,就有一分利益;十分的精进,就有十分利益。 (五)未闻能闻:这个利益更是不可思议,这真是妙! 没有听见这个法,都能听见。 你看这是妙不妙? 这是利益不利益? 你不要说旁人,今天来这三位居士──这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本来没有机会到美国三藩市这儿来听佛法的,现在来了,听着了。 本来她今天也不预备听的,大约听我讲一些话,就把她骗得心里就动弹了;这个妈妈就问儿子:“我们好不好再等着在这儿听经? ”儿子说:“可以的! ”这就叫未闻能闻了。 本来没有这个机会听佛法,她家离这儿很远的。 这也就是因为她往昔精进过,她若没有精进过,现在她怎么也吃斋了? 吃斋、念佛、信佛,都不是很容易的,这都有宿世的因缘,才能发这种的心。 (六)增长辩才:本来你不会讲说佛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么样辩才无碍了! 这就是因为你精进。 你精进,辩才也就增长了。 什么叫辩才? 我告诉你,就是会说话。 怎么叫会说话? 你想哭,他把你说乐了;你本来想要发脾气,他把你说得生出一种慈悲心来;本来你想要跑,在这个暑假班太辛苦了,他能把你说得不跑了,这都叫辩才。 就是会说话,令你听着很舒服的;甚至于他骂你,你听着,这滋味也很甜的,不觉得苦。 这就是辩才。 (七)得三昧性:得这个定性。 (八)少病恼:病恼都跑了! 没有病了,也没有烦恼了,也不知道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九)随食能消:只要你精进,你吃多少东西都能消化。 为什么无论你吃得再饱,等没有好久,这个肚皮又饿了? 你就精进嘛! 精进就是勤,就是殷勤做工、不懒惰、不躲懒偷安。 不会说:“喔! 师父不在这儿,我现在休息休息了。 嗯! 闭闭眼,睡睡觉! ”不躲懒偷安,就是精进;所以得食能消,那消化力很强的,胃口也不错。 精进,就有这种的好处。 (十)如优钵华增长:好像优昙钵罗华增长,一天比一天增长。 优昙钵罗是梵语,翻译为灵瑞,三千年才开花。   发布时间:2025-10-24 10:33: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