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严金师子章 内容: 金师子章明缘起第一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 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辨色空第二谓师子相虚,唯是真金。 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 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 约三性第三师子情有,名为遍计。 师子似有,名曰依他。 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显无相第四谓以金收师子尽,金外更无师子相可得,故名无相。 说无生第五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 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曰无生。 论五教第六一、师子虽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实无师子相可得,名愚法声闻教。 二、即此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唯空,名大乘始教。 三、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 缘生假有,二相双存,名大乘终教。 四、即此二相,互夺两亡,情伪不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名大乘顿教。 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 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万象纷然,参而不杂。 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 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圆教。 勒十玄第七一、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二、若师子眼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耳。 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三、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 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四、师子诸根,一一毛头,皆以金收师子尽。 一一彻遍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 自在成立,无障无碍,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五、若看师子唯师子,无金,即师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即金显师子隐。 若两处看,俱隐俱显。 隐则秘密,显则显著,名秘密隐显俱成门。 六、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纯定杂,有力无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辉,理事齐现,皆悉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七、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 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 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八、说此师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彰真性。 理事合论,况阿赖识;令生正解,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九、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剎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未来。 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 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十、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 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括六相第八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师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 成菩提第九菩提,此云道也,觉也。 谓见师子之时,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离诸取舍。 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 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有实,名之为觉。 究境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 入涅槃第十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烦恼不生;好丑现前,心安如海。 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名入涅槃。 发布时间:2023-05-14 19:05:3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