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游戏观音的典故是什么 内容: 话说有一天,观音菩萨化作村妇的模样,手拿一个锦匣,内中装一面青铜宝镜,在洛阳街头叫卖。 街上有不少人上前询问宝镜的价格,菩萨说:「我的这面镜子是稀世珍宝,要卖一千两银子,少一文也不卖。」听菩萨这样说,有人就问宝镜珍贵在哪里。 菩萨解释道:「这面宝镜,一能照见人心的善恶,二能照出过去的一切。 就凭这两点就值一千两银子。」有一个人不相信,就问:「这样的宝物,能否让我来试一试?」菩萨说道:「当然可以,但是借我的镜子照一次,要付三文钱。」那个人马上掏出三文钱递给菩萨。 那个人点点头,对着镜子专注的照了起来。 大约一袋烟的功夫,他果真从镜子中看见了一幅幅画面,都是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 最后,他看见自己死后坠入畜生道,来生投胎为一条母狗。 看完这一切,这个人非常惊骇! 观音菩萨从他手中取回镜子,问道:「三文钱照一次这镜子,值得吗?」那人吓的面如土色,连声说:「值得,值得。」周围的人听他这么一说,都纷纷要照镜子。 先后共有三千人照了镜子。 照过之后,大部分人或面露惊恐之色,或愁眉苦脸,只有一少部分人兴高采烈。 菩萨对众人说:「这面宝镜,只卖一千两银子是不贵的。 可惜大家都是俗眼,没有识货的人啊。」说罢,菩萨将宝镜放回匣子中,在众人面前现了法相。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是观音菩萨来点化众人。 于是,大家商议用刚才他们每个人拿出来的而菩萨没有拿走的钱,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寺庙,供奉观音菩萨像。 只是这尊菩萨像有三面,正面是菩萨面,左面是大愤怒面,右面是含嗔面,手中则持着一面宝镜,世人称之为「三面观音」或者「游戏三昧观音」。 《万善先资》载有一则灵感录,说:「清康熙二年,有渔艇停泊在小孤山下。 是夜,船上渔夫皆闻得山神命令属下云:「明朝有盐船会从此驶过,速将其舟摧毁,不得有误。」其部属高声唱诺,随之寂然。 翌日清晨,果然看见有一艘盐船,扬帆而来。 突然之间,海上狂风怒号,掀起浪涛数丈之高。 几次差点翻覆,经历数个时辰之久,风浪才逐渐平静,安然而去。 当天晚上,渔船上的渔夫们,听到山神厉声责备鬼卒违抗命令。 鬼卒答辩说:「奉山神之命,前往收拾盐船时,船尾有观音大士,故不敢接近也。」第二天,渔夫们忍不住好奇心,逐扬帆操舟,急急追赶盐船,因盐船载重故速度缓慢,而渔舟轻快之故不久之后,便追上盐船。 将前、昨两夜所闻所见,据实相告,并追讯原由。 盐船全体舟师及商人,莫不惊叹,原来此盐船之操舵手,是位虔诚佛教徒。 在船中,供有观音像也。」又《冥祥记》亦验载道:「晋人潘道秀,吴郡人氏。 年二十馀岁。 随军北征,战败被掠,转卖作奴隶,欲归不得。 潘道秀自幼信奉佛法,勤诵观世音普门品,每于梦中,辄见菩萨在前。 后来乘着监守之人疏忽之际,向南奔逃。 是时,在群山之中,迷失方向,正不知所措,骤见观世音金身,指示归路,慌忙虔诚顶礼。 遂出迷途,得归故里。 后精进弥笃,不敢懈怠,年六十馀,方终。」又《高僧传·初集》记载:「梁释僧朗,为魏所虏,与同学中途逃逸。 可是防守甚严,无路可逃。 适有大树,临近绝璧,遂以鼓旗竿绳繫悬而下。 当天夜晚,月色昏暗,崖底尽是棘林,无安足之馀地。 欲攀上崖头,又恐怕被魏兵发觉。 捉绳悬挂,势必难以耐久。 故而互相商议说,今灾厄骤至,惟念观音,一心专注,以待神蹟。 于是,众皆依言,专注念诵观音名号。 不一会,有光自东方出,遍照天地。 乃见棘林之中有间隙,可以立足,慌忙下垂着地。 待众人都安全着地后,其光忽然消逝,大地恢复一片黑暗。 过了许久,天才破晓。 始闻魏军警号响起。 叱喝之声,不绝于耳。 众知魏军将要搜寻,急忙寻找出路,然而山谷重迭,不知出路。 只好隐于棘林中,直等到夜晚时,方才结伴而行。 不意路上忽遇大虎在前,众皆骇然。 然释僧朗却对众僧言,我等虔诚礼敬观世音,所以现出光芒,今遇此虎,莫非圣人示吾路也。 于是,随着大虎而行。 至天明时,方得脱险。 而虎也顿失其踪。」《广信府志》云:「江西广信府观音谷,俗传宋时有人民在山开採铜矿。 掘入空洞,深不可测,山将压。 忽有女子,提篮而至。 在洞口唤卖。 坑中人争出。 山即崩。 女子不知所在。 众皆言,此女子应是观音所化,适时救援。」《观音经·近徵》亦载:「河西六郡吴士启,毕生虔诵观音经,年八十馀。 殁后。 置所诵经卷于空楼。 童孙辈登楼嘻戏,往往失足堕落。 楼高而无恙,家人询之。 童孙辈方云,见白衣姆从空抱之。 始悟观世音救护。 合门礼诵。」《异谭可信录》云:「贵州脩文县白水洞产水银,官设矿场开採。 矿工千馀人,山下居民数百户,洞前二里许,有清溪且浅。 忽来一美女,浴于溪中,居民空室争出观之。 甫近溪畔,忽轰然山崩,卢舍俱陷,幸男女俱出,悉免于难。 而溪中美女,杳然无踪。 三年后,有村民偶至当年坠石处,搜掘药草。 闻石中有求救声、众以为鬼也。 叱喝之。 应曰:「我寨西赵二也。 昔年山崩为石压,幸得隙处,因之不死。」众方掘之,将之救出。 赵二获救后,说:「自山初震塌,昏迷不省人事,及苏,见四周皆石,仅足容身,无术可出,且飢渴交迫。 突有白鼠伏于身旁,目若闪电,照石上,历历有字,谛视乃观音经也。 鼠伸舌舔字,作吞嚥状。 异哉。 试效之,饥渴顿减。 后来每舔一字,辄果腹累日。 三年来,经字舔灭殆尽。 今只馀数行。」赵二为人诚朴,信奉观世音,每晨必诚心祷诵观音经咒数遍。 经历数十年而不减其信念。 众人跟随其返抵家门。 取经展示,字迹大半灭没,仅存后幅数行。 彷如石罅中所见。」 发布时间:2025-10-11 14:26: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