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卷四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 第二章 不生不灭离有无之二 内容: 第二章 不生不灭离有无之二第六节 佛和外道都说不生不灭 究竟有何差别经文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 所以者何? 白话解大慧菩萨承佛威神再请佛开示:世尊! 世尊阐析不生不灭义的意义,并没有奇特之处。 我怎么这么说? 经文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 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 白话解外道说生出种种法的因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择灭、涅槃界不生不灭。 经文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 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 彼因此缘,名差别耳。 外物因缘亦如是。 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 白话解外道说从不生不灭的因生种种世间法,世尊说无明爱业为缘,妄想生种种世间法;外道说因,世尊说缘,因和缘,名字不同,实质无异;对外物因缘的说法,亦是一样,世尊说的与外道的议论没有差别。 经文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 白话解外道说时间、区域、虚空、微尘、四大种、大梵天、胜妙天、大自在天、众生主这九种因不生不灭,从这九种因生世间诸法。 世尊亦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 经文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 世尊所说,亦复如是。 白话解外道说地水火风四大不坏,其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不论怎样变化,乃至周流六道,其自性也不变坏。 世尊所说的,也是这么样。 经文是故我言无有奇特。 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 白话解由此看来,我认为世尊说的并不奇特。 还请世尊说明有哪些差别,显得奇特,胜于外道的议论。 经文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 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①。 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注]① 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问题上,只能有一个真理。 白话解如果没有差别,那么,在不生不灭这方面,外道亦是代表正确的佛。 但是世尊说过:“一个世界中,不可能存在有多个不同的佛”,如果世尊所说与外道说的无异,那么,外道都是佛了,在同一个世界中便会有许多的佛了。 经文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 白话解佛告诉大慧:我说不生不灭的观点跟外道说不生不灭的观点不同。 经文所以者何? 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灭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 白话解有哪些不同? 诸外道执着种种法性的自性,偏于有无二边,先执着有生有灭,再从生灭中见到无生灭。 我不落于有无二边。 经文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 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 云何无性? 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 白话解我说的不生不灭,离有无,离生灭,非有性非无性。 因为确实见到种种幻相,所以不能说是无性。 因为随修行者摄受或不摄受,这种种色相或显现或不显现,这些色相并无自性。 经文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 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稳快乐,世事永息。 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圣贤。 白话解以,不能执着无性,也不能执着有性,而是非性非无性。 能了悟自心现量的虚妄性,便能妄想不生,安稳快乐,一切世间事便都息灭了。 愚痴凡夫凭妄想思考问题。 无法登贤入圣。 经文不实妄想,如犍闼婆城及幻化人。 大慧,如犍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 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 白话解在禅定中见到像海市蜃楼那样有商贾出入的如幻如化等景象,是在非有为非无为、有想无想之间出现的景象。 其实并没有谁出谁入,都是愚夫妄想,把虚幻景象当作真实。 经文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 白话解愚痴凡夫于如是其实不生不灭的景象,产生疑惑。 其实这些景象的出现,不是有为或无为所起。 幻人幻境,其实都没有什么生、什么灭。 不说有性,不说无性。 因为本来就无所有。 经文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 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不如实者,不尔。 白话解一切法都是这样,本来就无所谓生灭。 愚痴凡夫不如实知,执着这些虚妄影像,起生灭妄想。 所以不是圣贤。 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不能算是圣贤。 经文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 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 白话解各种法性自性与妄想,实质无异。 若说两者异,而执着一切有性自性,不可能寂静;心不寂静,始终不能跳出妄想,所以两者不异。 经文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 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 白话解不执着法性法相,这是我法优胜之处。 外道执着法性法相,因而有种种妄想生,摄受妄想不断,所以说不上有什么优胜之处。 真实的梦幻佛所说不生不灭者,是指真如自性本无生灭,不断不常,体用如如。 不生则常寂,不灭则常照,常寂常照,名常寂光。 外道所谓不生不灭,乃将生止灭,将灭止生。 如佛所说:外道认四大为体性,不生不灭,乃常见外道是也;复有外道,说四大离散后,尽归于无,守于无见,乃断见外道。 (《楞严经》无十阴魔之识因十阴魔可查)因佛性非常非断,故离于两边,归于中道,即无上觉道。 白云经文是可诠之文。 白话翻译是诠。 有说,诠者,筌也。 筌可得鱼,而筌非鱼。 四卷楞伽是中国禅宗初祖传给二祖的涅槃妙心,如果离了如幻三昧解说楞伽经,是难得真实义的。 我的译文是不是筌,不得而知也。 希望众位师兄在修禅实践中验证。 我翻译的宗旨就重在阐发如幻三昧中的玄妙境界。 离禅读经,是难得要领的。 第七节 涅槃真实义经文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 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 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白话解离法性法相,入无相处,妄想不生,不生则不灭,这即是我说的涅槃。 涅槃,即是见真实义。 舍离八识心法及由八识衍生的一切心所法,直至得自觉圣智,入如来地。 这就是我说的涅槃。 经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灭除彼生论,建立不生义。 我说如是法,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无性无所有。 犍闼婆幻梦,有性者无因。 白话解世尊把不生不灭真实义再宣示一遍,说偈言:为除彼等有生论,建立不生不灭义,我说此法离有无,愚痴凡夫不能知。 我说一切法不生,离相无性无所有,如犍闼婆如梦幻,谓其有性无因由。 经文不生无自性,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觉知性不现。 是故空不生,我说无自性。 谓一一和合,性现而非有。 白话解不生不灭无自性,一切法空理自明,若能远离和合缘,觉知无性心寂静。 心境空寂不妄想,故说诸法无自性,众缘和合现所现,实是心中起幻影。 经文分析无和合,非如外道见。 梦幻及垂发,野马犍闼婆。 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 折伏有因论①,申畅无生义。 [注]① 有因论指外道所说生成世间的九种因。 白话解分析和合原虚妄,莫跟外道起妄见,如梦如幻犍闼婆,垂发野马皆惑乱。 世间种种变幻事,无因无由而相现,折服外道有因论,申畅无生破邪见。 经文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 炽然无因论①,恐怖诸外道。 [注]① 炽然无因论一切法性非无因非有因,针对外道有因论而说无因。 离相则无相,无相则因缘断,因缘断则妄想无生因,这是无因的真实义。 白话解申畅无生第一义,正觉法流永不断,炽然无因胜有因,震摄外道彰正见。 经文尔时,大慧以偈问:云何何所因? 彼以何故生? 于何处和合,而作无因论? 白话解大慧唱偈问佛:一切诸法何以生? 生出诸法何所因? 于何处所和合生? 为何又作无因论? 经文尔时,世尊复以偈答:观察有为法,非无因有因。 彼生灭论者,所见从是灭。 白话解世尊唱偈答:观察种种有为法,非无因亦非有因,远离有无二边见,灭除外道生灭论。 经文尔时,大慧说偈问:云何为无生? 为是无性耶? 为顾视诸缘,有法名无生,名不应无义,惟为分别说。 白话解大慧唱偈问佛:惟愿详细说无生,是否无性即无生? 抑或顾视诸因缘,其中有法名无生? 既有名字应有义,请世尊分别解说。 经文尔时,世尊复以偈答:非无性无生,亦非顾诸缘。 非有性而名,名亦非无义。 一切诸外道,声闻及缘觉。 七住非境界,是名无生相。 白话解世尊唱偈答:非因无性说无生,亦非顾缘说无生,亦非有性而立名,既有名字非无义。 一切外道凡夫辈,声闻缘觉二乘人,七地菩萨非境界,着无生相不了义。 经文远离诸因缘,亦离一切事①。 唯有微心住,想所想俱离。 其身随转变,我说是无生。 无外性无性,亦无心摄受。 [注]① 离一切事对现前境界,舍离起烦恼和余习烦恼,除灭烦恼障和所知障,永断分段生灭和变易生灭,确立人无我和法无我,到了这种境界,自心清净无染,自然心中什么事都化归无所有了。 分析和合原虚妄,莫跟外道起妄见。 白话解远离诸因及诸缘,亦离一切烦恼事,安住如来微妙心,思维想度悉俱离。 识身随转智慧身,此是无生第一义。 了知外性无实性,自心清净不摄取。 经文断除一切见,我说是无生。 如是无自性,空等应分别。 非空故说空,无生故说空。 因缘数和合,则有生有灭。 白话解断除一切痴惑见,此是无生第一义。 说无自性及说空,皆应善知真实义。 实义非空非非空,为说无生说空义。 因缘和合唯数论,从而说有生有灭经文离诸因缘数,无别有生灭。 舍离因缘数,更无有异性。 若言一异者,是外道妄想。 有无性不生,非有亦非无。 白话解远离十二因缘数,妄想无生亦无灭。 离因缘数无妄想,此外更无别性相。 执着是一或是异,此是外道妄想相。 有性无性生不生,究竟非有亦非无。 经文除其数转变,是悉不可得。 但有诸俗数,展转为钩锁。 离彼因缘锁,生义不可得。 白话解除却因缘数转变,生灭诸法不可得。 只有因缘世俗数,展转生灭为钩锁。 离彼因缘脱钩锁,欲寻生义不可得。 经文生无性不起,离诸外道过。 但说缘钩锁,凡愚不能了。 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性者,是则无因论,破坏钩锁义。 白话解离性非性生不起,离诸外道有无边。 执着因缘被钩锁,凡愚不觉生妄见。 若谓因缘钩锁外,别有性相是生因,此是外道无因论,破坏因缘钩锁义。 经文如灯显众像,钩锁现若然。 是则离钩锁,别更有诸性。 无性无有生,如虚空自性。 若离于钩锁,慧无所分别。 白话解彼说色像依光显,钩锁显现别有依,说钩锁外别有性,堕有无品障真知。 无有别性无有生,无生自性若虚空,智慧之人离钩锁,无所分别乃自通。 第二章 不生不灭离有无之二(续)经文复有余无生,贤圣所得法,彼生无生者,是则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观察钩锁者,一切离钩锁,从是得三昧。 白话解复有一种无生义,圣贤之法断妄根,于相离相名无生,如此修得无生忍。 若使彼等世间人,能善观察离钩锁,远离钩锁心寂静得入三昧见佛陀。 经文痴爱诸业等,是则内钩锁,钻燧泥团轮,种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而从因缘生。 彼非钩锁义,是则不成就。 白话解无明痴爱诸业障,在内迷心内钩锁,钻燧泥轮种子等,外缘入心外钩锁。 因缘之外若有性,且说此性因缘生,此说不符钩锁义,此等言论不成就。 经文若生无自性,彼为谁钩锁? 展转相生故,当知因缘义。 坚湿暖动法,凡愚生妄想。 离数无异法,是则说无性。 白话解若谓生法无自性,诸因诸缘为谁钩? 妄想展转生不已,皆因缘起无时休。 坚湿暖动四大性,凡愚计着是实性,离俗数论无异法,为教凡愚说无性。 经文如医疗众病,无有若干论。 以病差别故,为设种种治。 我为彼众生,破坏诸烦恼,知其根优劣,为彼说度门。 非烦恼根异,而有种种法。 唯说一乘法,是则为大乘。 白话解譬如医生持各论,施功为众疗疾病,只因众病有差别,施功处方法无定。 我为世间诸众生,灭除彼等烦恼病,视其根智有优劣,随缘说法度迷情。 虽然烦恼根有异,说法并无种种乘,我只是说一乘法,我说此法是大乘。 发布时间:2025-10-09 15:14: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