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辉居士:圆觉经白话解八 几种具体修习 内容: 八 几种具体修习于是辩音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今悟实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⒉。 [注解]⒈ 辩音菩萨 此菩萨善能辩别随类圆音。 佛以一音,逗于万类。 前已统明三观。 随机单复不同。 未审诸菩萨所修,为一人具三? 为各人各一? 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 辩音菩萨知众生心,乃提请世尊开演。 ⒉ 定轮 轮者,摧辗义。 能摧惑障,令正智转,证得胜定,名为定轮。 一 澄浑息用观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意为澄浑息用观二 庖丁恣刃观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三 呈音出碍观(器质音融,随扣应响。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四 运舟兼济观(菩萨修定以出尘即运舟,发慧以化物即兼济。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五 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 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六 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七 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八 品字单双观(上单静观如上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下两口,故云单双。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九 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 此喻静幻双照,二利齐运,犹如双头。 单寂观如独足。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十 果落华敷观(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十一 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铸戈戟为农器。 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已,后入静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十二 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利物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十三 幻师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后归静体寂故解术。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十四 神龙隐海观起幻化生,如神龙布云雨。 归体入静,犹如隐海。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五 龙树通真观(先起幻后归静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习真乘,自阶圣果。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十六 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波鞠多之师。 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十七 大通宴默观。 (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后自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八 宝明空海观(佛顶经说:同入如来宝明空海。 今灵心观,即本觉明,犹如宝明。 后静观如空海。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九 虚空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二十 舜若呈禅观(舜若即虚空神,遇日光映之暂现。 如此先寂,次静,后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二十一 饮光归定观。 (饮光即大迦叶。 先证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十二 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道证如体,后于塔中发起法华,如静幻无碍。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二十三 下方腾化观(即法华菩萨六万恒沙,从下方现。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二十四 帝心含变观(此宝含诸物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 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十五 如意圆修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 大智顿觉,三观齐修。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⒈。 于诸性相,无离觉性⒉。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注解]⒈ 圆合一切 圆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类,举体相应,是为圆合。 由圆觉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 由以觉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 中道义谛于是显现。 非理非事,双遮显中。 即理即事,双照显中。 遮照同时,是为圆觉。 ⒉ 无离觉性以圆觉合一切,是从体起用。 性相无异觉性,是会用归体。 体用无碍,寂照同时,是为圆满无上妙觉。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 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三根本法,单修、复修,共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随选一门深入,都能三门圆满。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渐次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发布时间:2025-10-09 12:08:3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9717.html